“色彩重现”—蒋采苹的矿物颜料研究与新时期以来工笔重彩画
发布时间:2021-11-26 10: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在努力寻求现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回溯中国画传统,不但“文人水墨体系”派生出“新文入画”和“水墨画”,工笔重彩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它重溯“丹青”的传统,充分发挥色彩的优势,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发展,也对水墨画的创作发生了影响。工笔重彩之所以能发挥色彩的优势,矿物颜料的使用和推广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蒋采苹为案例,介绍工笔重彩的历史发展境遇,尝试从蒋采苹的艺术创作、对于高温结晶颜料的研发和对矿物颜料的推广、重彩画教学三个方面来分析矿物颜料对工笔重彩发展的影响。蒋采苹面向重彩画界进行重彩画教学和颜料研发、推广,其影响却超出了重彩画界,诸如对“色彩”的讨论、关于“制作”的争议、“岩彩画”和“重彩画”名称的争论,像“色彩”问题越过重彩画,也对彩墨画产生了影响。本文对这类衍生出的系列问题和影响也作出了讨论。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历史发展境遇
第一节:工笔重彩的传统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工笔重彩的崛起
第三节:缺少理论关怀的尴尬境地
第二章 :蒋采苹的艺术观念和创作
第一节:蒋采苹对工笔重彩的选择
第二节:蒋采苹的创作和传统观
第三节:日本画对蒋采苹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 :蒋采苹对于颜料的研发及对工笔重彩的影响
第一节:天然矿物颜料和人工矿物颜料的研制
第二节:矿物颜料对于重彩画现代发展的影响
1、“色彩之变”——与西方现代主义色彩对话的可能性
2、“重彩画”还是“岩彩画”的争论
3、“制作”和“君子不器”
第四章 :蒋采苹的重彩画教学和矿物颜料的推广使用
第一节:矿物颜料的使用教学
第二节:十年教学成果及影响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蒋采苹访谈(节录)
附录二:十二届重彩画高研班的信息
附录三:重彩画高研班学生中部分高校教师名单
附录四:以蒋采苹为主线 中国重彩画大事记(1998—2010年)
附录五:蒋采苹的论著和作品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变化中的命名争议[J]. 李珊. 国画家. 2012(01)
[2]工笔,为中国艺术“当代性”代言[J]. 牛克诚. 美术. 2011(09)
[3]中国当代工笔画存在的十大问题[J]. 郎绍君. 艺术.生活. 2011(01)
[4]高情重彩 重现辉煌——蒋采苹从教50年师生展观后[J]. 薛永年. 美术. 2010(04)
[5]工笔画色彩失落原因探析[J]. 赵德聪,文俊鸿. 美术大观. 2009(09)
[6]中国重彩画教学十年(1998~2008)[J]. 蒋采苹. 中国美术馆. 2009(06)
[7]岩彩与微尘——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胡明哲访谈[J]. 纳禾雅. 中国艺术. 2009(01)
[8]浅谈当代工笔画[J]. 郎绍君. 美术. 2008(02)
[9]浅谈当代工笔画[J]. 郎绍君.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7(04)
[10]工笔画在当代[J]. 卢辅圣. 中国花鸟画. 2007(06)
博士论文
[1]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 宋晓霞.中央美术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519936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历史发展境遇
第一节:工笔重彩的传统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工笔重彩的崛起
第三节:缺少理论关怀的尴尬境地
第二章 :蒋采苹的艺术观念和创作
第一节:蒋采苹对工笔重彩的选择
第二节:蒋采苹的创作和传统观
第三节:日本画对蒋采苹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 :蒋采苹对于颜料的研发及对工笔重彩的影响
第一节:天然矿物颜料和人工矿物颜料的研制
第二节:矿物颜料对于重彩画现代发展的影响
1、“色彩之变”——与西方现代主义色彩对话的可能性
2、“重彩画”还是“岩彩画”的争论
3、“制作”和“君子不器”
第四章 :蒋采苹的重彩画教学和矿物颜料的推广使用
第一节:矿物颜料的使用教学
第二节:十年教学成果及影响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蒋采苹访谈(节录)
附录二:十二届重彩画高研班的信息
附录三:重彩画高研班学生中部分高校教师名单
附录四:以蒋采苹为主线 中国重彩画大事记(1998—2010年)
附录五:蒋采苹的论著和作品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变化中的命名争议[J]. 李珊. 国画家. 2012(01)
[2]工笔,为中国艺术“当代性”代言[J]. 牛克诚. 美术. 2011(09)
[3]中国当代工笔画存在的十大问题[J]. 郎绍君. 艺术.生活. 2011(01)
[4]高情重彩 重现辉煌——蒋采苹从教50年师生展观后[J]. 薛永年. 美术. 2010(04)
[5]工笔画色彩失落原因探析[J]. 赵德聪,文俊鸿. 美术大观. 2009(09)
[6]中国重彩画教学十年(1998~2008)[J]. 蒋采苹. 中国美术馆. 2009(06)
[7]岩彩与微尘——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胡明哲访谈[J]. 纳禾雅. 中国艺术. 2009(01)
[8]浅谈当代工笔画[J]. 郎绍君. 美术. 2008(02)
[9]浅谈当代工笔画[J]. 郎绍君.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7(04)
[10]工笔画在当代[J]. 卢辅圣. 中国花鸟画. 2007(06)
博士论文
[1]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 宋晓霞.中央美术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519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19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