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文人圈与文人画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10 09:56
北宋元祐时期,以苏轼为中心,米芾、王诜、黄庭坚、李公麟等人同气相求,形成了各成员之间互有联系且各有特色与侧重的文人圈。元祐文人“雅集”的文化形态与文人圈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以鲜明的群体意识与精英意识,将生活方式、艺术践行、艺术鉴藏、艺术思维等各方面进一步引向精致化、诗意化、个性化的文人理想以及平淡、尚韵、超逸的文人趣味。在绘画艺术上,元祐文人圈的一系列主张已经表现出自觉的文人画意识。元祐文人圈在文艺活动中特别是在书画领域桴鼓相应,以其倡导之功与实践之效,促进文人画在北宋末年得以最终确立并长足发展。本文拟在熟悉掌握典籍和综合分析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并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考察元祐文人圈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与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同时结合作品技法、风格等的分析,力求从中稽核出符合历史原貌的结论。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元祐文人圈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文治安邦与北宋文人群体
第二节 新旧党争与归根复命
第三节 依仁游艺与各适其志
第二章 元祐文人雅集的新变
第一节 北宋之前的文人雅集
第二节 元祐文人雅集
一、文人群体的扩大化与平等化
二、元祐文人集会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三、元祐文人集会的地点、形式与创作门类
第三节 元祐文人圈与“西园雅集”
一、关于《文会图》的变迁
二、关于《西园雅集图》的争议与影响
第三章 元祐文人圈的交往与艺术践行
第一节 诗文唱和的师友典范
第二节 轻松戏谑的同道之谊
第三节 书画相得的莫逆至交
第四节 风流蕴藉的平生知己
第五节 谈文论道的忘年之交
第四章 元祐文人圈的艺术鉴藏
第一节 文人士夫成为鉴藏审美主体
第二节 自觉性、群体性、研究型的鉴藏观
第三节 个性化、诗意化、文人化的鉴藏观
第四节 鉴藏品类的多样化
第五节 文人圈的自由化交易
第五章 元祐文人圈对工具材料的讲究与改进
第一节 从紧心三副散卓笔到无心散卓笔
第二节 元祐文人的藏墨与制墨
第三节 纸地时代的到来
第四节 元祐文人与砚的品评鉴藏
第六章 元祐文人圈与文人画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元祐文人圈的艺术标准与要求
一、技与艺
二、文人画与画工画
三、追求“通才”的综合修养
四、人格的追求
第二节 文人画的审美理想与旨趣
一、常理之辨
二、平淡之美
三、韵外之致
第三节 元祐文人圈对绘画理论的影响
一、元祐文人圈对画史画论的影响
二、逸品地位的改变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1854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元祐文人圈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文治安邦与北宋文人群体
第二节 新旧党争与归根复命
第三节 依仁游艺与各适其志
第二章 元祐文人雅集的新变
第一节 北宋之前的文人雅集
第二节 元祐文人雅集
一、文人群体的扩大化与平等化
二、元祐文人集会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三、元祐文人集会的地点、形式与创作门类
第三节 元祐文人圈与“西园雅集”
一、关于《文会图》的变迁
二、关于《西园雅集图》的争议与影响
第三章 元祐文人圈的交往与艺术践行
第一节 诗文唱和的师友典范
第二节 轻松戏谑的同道之谊
第三节 书画相得的莫逆至交
第四节 风流蕴藉的平生知己
第五节 谈文论道的忘年之交
第四章 元祐文人圈的艺术鉴藏
第一节 文人士夫成为鉴藏审美主体
第二节 自觉性、群体性、研究型的鉴藏观
第三节 个性化、诗意化、文人化的鉴藏观
第四节 鉴藏品类的多样化
第五节 文人圈的自由化交易
第五章 元祐文人圈对工具材料的讲究与改进
第一节 从紧心三副散卓笔到无心散卓笔
第二节 元祐文人的藏墨与制墨
第三节 纸地时代的到来
第四节 元祐文人与砚的品评鉴藏
第六章 元祐文人圈与文人画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元祐文人圈的艺术标准与要求
一、技与艺
二、文人画与画工画
三、追求“通才”的综合修养
四、人格的追求
第二节 文人画的审美理想与旨趣
一、常理之辨
二、平淡之美
三、韵外之致
第三节 元祐文人圈对绘画理论的影响
一、元祐文人圈对画史画论的影响
二、逸品地位的改变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1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11854.html
上一篇:从写生到创作看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意”与“象”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