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儿童钢琴曲作品《献给孩子们》教学之探究
本文关键词:巴托克儿童钢琴曲作品《献给孩子们》教学之探究
【摘要】:《献给孩子们》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巴托克于1908年至1909年间写作的针对少儿钢琴教学的钢琴小曲集。全书85曲皆结构精悍、童趣盎然。这部作品在调式调性、和声、复调、节奏等诸方面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匈牙利民间音乐及捷克民间音乐的各类风格、手法。巴托克将本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融合后,使民族音乐教育深入人心,在弹奏技巧、练习方法上皆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文将该曲集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分析其作品的创作特色、音乐风格,并探讨其教学价值。力求在教学重点、技术难点以及音乐语汇的诠释上进行解读,并探讨这些作品在钢琴教材创作与选用上所能带给我国钢琴教育界的启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令广大教育者逐渐重视此教材的应用,为某些教学层面补缺补漏,开拓我国钢琴初级教育的领域。
【关键词】:巴托克 《献给孩子们》 音乐特征 教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7
- 第1章 巴托克生平、音乐时代背景、音乐创作风格及主要钢琴作品7-10
- 1.1 巴托克生平及音乐时代背景7-8
- 1.2 巴托克音乐创作风格及主要钢琴作品8-10
- 第2章 巴托克钢琴作品《献给孩子们》的创作背景及创作理念10-13
- 2.1 《献给孩子们》创作背景10
- 2.2 《献给孩子们》创作理念10-11
- 2.3 《献给孩子们》常用作曲手法11-13
- 第3章 结合《献给孩子们》的演奏技巧与音乐特征分析阐述教学13-29
- 3.1 《献给孩子们》演奏技巧13-19
- 3.1.1 指法使用13-15
- 3.1.2 双手交叉15-16
- 3.1.3 踏板16-18
- 3.1.4 力度18-19
- 3.2 《献给孩子们》音乐特征19-21
- 3.2.1 音阶与调性19-20
- 3.2.2 速度20
- 3.2.3 拍子20-21
- 3.2.4 曲式21
- 3.2.5 音乐风格21
- 3.3 《献给孩子们》匈牙利民歌部分教学要点21-27
- 3.4 《献给孩子们》体现的教学理念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岩;;浅谈巴托克《献给孩子们》的和声特点[J];黄河之声;2010年01期
2 谢颖;走近巴托克——听《舞蹈组曲》随感[J];音乐爱好者;2000年02期
3 肖桂彬;理性与创造——从《八首匈牙利民歌主题即兴曲》看巴托克的音乐创作思维[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翟继锋;源于民族取其精 融通古今辟新径——论巴托克《小宇宙》创作中的二十世纪新思维[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5 薛艺;种子的力量──巴托克两首钢琴曲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李雪梅;巴托克《小宇宙》的钢琴技术课题与个性特征(一)[J];钢琴艺术;1997年02期
7 康澎;从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看他的音乐风格[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艾尔诺·伦德瓦伊;马国华;;巴托克音乐中的二元性与综合性[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9 朱彤;巴托克《献给孩子们》体现的教育观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1期
10 王诚;;论巴托克的创作风格[J];东方艺术;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波;;巴托克与他的《小宇宙》[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杨紫藜;;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启示[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徐平力;;和声教学中的近现代和声理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王丹琴;;东西交融:柯达伊教学体系中的多元性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建;“邮思”巴托克[N];音乐周报;2002年
2 宋湘锴;重视民间音乐的巴托克[N];音乐周报;2007年
3 高为杰;巴托克的绝笔之作[N];音乐周报;2004年
4 张蕾;白建宇携手爱乐演绎巴托克名篇[N];音乐周报;2005年
5 宋湘锴;重视民间音乐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乐周报;2007年
6 宋湘锴;重视民间音乐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乐周报;2007年
7 李瑾;“巴托克”在齐默尔曼手中出新[N];音乐周报;2005年
8 智明;鲍元恺和巴托克的“对话”[N];音乐周报;2006年
9 潘阳;紧张诡异的天外之音[N];信息时报;2000年
10 景作人;听“北交”闭幕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慧;巴托克儿童钢琴曲作品《献给孩子们》教学之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楠;巴托克钢琴曲集《献给孩子们》之解读[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3 张译潋;一座未被发现的“金山”——巴托克《献给孩子们》钢琴曲集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甜;常态与裂变:巴托克音乐创造的双重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傅佳星;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的艺术特色及演奏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霄;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的音乐特色与演奏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佘晓雪;浅谈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牛丰;探索巴托克《在户外》组曲的音响特色及演奏[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胡亚蓓;巴托克《小宇宙》的教材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常沁怡;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70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7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