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宫廷乐舞考释
本文选题:宫词 + 宫廷音乐 ; 参考:《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摘要】:唐五代宫词保存了丰富的宫廷乐舞,涉及众多的歌舞者以及器乐,尤以琵琶演奏和笙歌为最;所写唐教坊大曲以《霓裳羽衣》为多,兼及软舞、健舞、字舞等舞蹈样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Abstract]:The palace of Tang Dynasty and Five Dynasties has preserved rich palace music and dance, involves many dancers and instrumental, especially in playing lute and singing the most; written by Tang Jiaofang Daqu with colourful plumage is < >, and soft dance, dancing, dance and dance style characters,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文学院;
【基金】:南通大学人文社科课题、南通大学“创新人才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8W003)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涂平荣;;孔子行政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小舒;王士y浬裨纤档娜壳鶾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宦书亮;诸葛亮八阵图探赜[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张维;唐代“坐、立部伎”的起源、沿革及流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2期
6 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2期
7 万文斌,黎瑛;滋味·韵味·神韵[J];求索;2005年10期
8 曹辛华;论刘辰翁的小说评点修辞思想——以《世说新语》评点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杨自俭;英汉姓名学中的几个问题——《英语人名词典》序[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胡鹏;《史记》“游侠”略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轶峰;;儒家思想与十七世纪中国北方下层社会的家庭伦理实践[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付岩志;《聊斋志异》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杨如安;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大学学院制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李小成;文中子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李春桃;《二十四诗品》接受史[D];复旦大学;2005年
8 郑菡;“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陈长书;《国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杜晓莉;《景德传灯录》同义名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张社列;徐锴《系传》对字义的再阐释[D];河北大学;2003年
4 许宏香;“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薇;论西域音乐文化中的龟兹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梁晓涛;论王渔洋的神韵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海燕;舞曲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燕芬;关于“二阳结谓之消”的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苏瑞琴;陈奂《诗毛氏传疏》浅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朝红;求那跋陀罗汉译佛经介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南音[J];音响技术;2010年02期
2 洛秦;;宋代音乐研究的特征分析与反思(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李建荣;;从《霓裳羽衣曲》浅析唐代法曲的特征[J];民族音乐;2010年01期
4 罗天全;;前后蜀是唐宋音乐传承的纽带[J];音乐研究;2010年01期
5 高宏达;赵凯;;“郑声”与“赵女”: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的地域性研究[J];理论学刊;2010年02期
6 王辉斌;;唐后乐府诗的界定与分类[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连举;;唐诗金钱描写的事象承传[J];唐都学刊;2010年01期
8 顾楠;;矛盾中发展的宋代市民音乐文化[J];才智;2010年02期
9 白雪;;试论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10 殷孜涵;;最后的唐朝宫廷戏班[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志清;;萧梁宫廷音乐文化与乐府新声的创作[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强;田可文;;唐代坐立部伎研究中存见问题之试析[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程彩霞;;明朝皇后群体扫描及特征分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4 王構;;“天魔”舞的传播及渊源[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5 袁冀;;元代宫廷大宴考[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6 段风华;;以女性视角寻找和阐释历史——女性主义对李少红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影响[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7 江逐浪;;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看女性主义观念的体现[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8 辛德勇;;长生殿与集灵台新说[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斯图亚;正蓝旗依托上都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启民;赤峰雅乐 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N];赤峰日报;2010年
3 张富强;北京北海拖床与冰车[N];中国档案报;2010年
4 王一川;寻找飘逝的历史精魂[N];人民日报;2010年
5 王一川;寻找飘逝的历史精魂[N];陕西日报;2010年
6 扎西才让;对杜娟诗歌的三种理解和对其诗歌观点的四个对唱[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0年
7 本报记者 施雪钧 缪克构;龚林 “茉莉花开”在扶桑[N];文汇报;2010年
8 何志铭;南腔北调声悠长[N];榆林日报;2010年
9 韩景慧 记者 李昕;打造《印象齐鲁》让韶乐重现异彩[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欢;“新雅乐”为哈辉导航[N];音乐周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展东;“张籍王建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3 宋晓云;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汉语言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王福利;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文佳;张祜诗歌与唐代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瑶;李少红电视作品女性主义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骆雪松;李少红电视剧的审美探析[D];南昌大学;2006年
4 吕婷;张祜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5 张英芳;王涯诗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闫春;朱有q墒柩芯縖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卢娇;张祜诗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冉楠;张祜诗歌题材论稿[D];吉林大学;2005年
9 白金;王建作品版本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50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75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