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地区协奏曲体裁式微原因探析
[Abstract]:Germany has always been the center of concerto creation, but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 th century, the number of concertos suddenly plummeted.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external social environment of music that the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al life of the public, the decline in taste of the mainstream music consumer groups, and the preference of the middle clas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title music and style sketches, etc. The continued popularity of such large uncaptioned musical genres as Concerto poses a severe tes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internal genres, the inner essence of romanticism determines the decline of melodi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Concerto genre.
【作者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J60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华;;美国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格什温及其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2 齐易;刘潇潇;;原始基督教音乐述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李洁;;浅谈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J];才智;2008年08期
4 王放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体裁的美学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5 曹大为;;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学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6 朱怡君;;论印象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绘画的共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7 陈静;;李斯特艺术歌曲的教学与演唱[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8 孙伟亮;;穿越古典时空 奔向浪漫天地——贝多芬交响奏鸣套曲的创新性浅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李钰鹏;;古典音乐艺术中的完美篇章——析电影中的古典音乐[J];电影评介;2007年18期
10 王月明;黎雨;;《菩提树》创作分析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苗;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黄忆南;艺术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杨和平;谭盾歌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王旭青;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研究:语境·文本·音乐叙事[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武文华;音乐感性经验描写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吴佳;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本晶;论析李斯特性格的矛盾性对其音乐作品风格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双;舒曼钢琴变奏曲中的幻想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超君;莫扎特歌剧重唱的音乐与戏剧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张勇;论舒伯特《冬之旅》的演唱与教学[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5 王可;意志哲学与理查·斯特劳斯的音诗[D];杭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文君;《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华;探究贝多芬的三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D];山西大学;2009年
8 高红姣;库普兰标题钢琴音乐刍议[D];山西大学;2009年
9 杨洁;舒曼艺术歌曲套曲《诗人之恋》表演艺术分析[D];贵州大学;2009年
10 雷蕾;贝多芬《C小调主题及三十二首变奏曲》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莉;马佳佳;;矛盾的爱尔兰歌者——叶芝的民族主义思想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毕宇宏;;《傲慢与偏见》中的五桩婚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陈超霞;;小钱德勒与“瘫痪”主题——评析《一朵浮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陈忠猛;;发自柏莎内心渴望“幸福”的呼唤——从文体与叙述特点来看《幸福》的话语[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郭运恒;;王安忆“上海书写”中布尔乔亚情结的文化隐喻[J];小说评论;2010年01期
6 祝东力;何吉贤;胡鹏林;;“蚁族”的时代处境:幻想的《奋斗》与现实的《蜗居》[J];艺术评论;2010年03期
7 李兴梧;;略论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器乐艺术的“新”成就[J];音乐天地;2010年02期
8 韩飞;;转型时期美国中产阶级探微(1870~1910)[J];邢台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敬;;作品与人生的纠结——也谈作家海明威的妇女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赵莉华;;空间结构与权力关系——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空间政治研究[J];名作欣赏;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艺苗;;试论复调公共课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滕大春;;从比较教育观点评费希特在教育史中的贡献[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瑞梅·法伯;徐卫红;;马丁·路德论教育改革[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张帆;;纳粹对德国大学衰退的影响——以哥廷根大学为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孟凡彬;;德国媒体法体系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滕大春;;从比较教育观点评费希特在教育史中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瑞梅·法伯;徐卫红;;马丁·路德论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郑学勤;;完善市场结构,纵深期货事业——对危机后衍生品发展的观察[A];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帆;;纳粹对德国大学衰退的影响——以哥廷根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四敏;方家增;陈仲达;;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初步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科幻影片《阿凡达》火爆欧洲[N];光明日报;2010年
2 黄培昭;摩天大楼的“极限”[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齐中熙;今年增长将达9%[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刚;今年美国经济可能超预期反弹[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方;盘活二手车市场难在哪儿[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6 撰文 本报记者 李可 高洪艳;今年下半年中国或启动加息[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北京九合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孙弘;服装行业日趋高度集中[N];中国服饰报;2010年
8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裘海亮;出价“高出一筹” QFII创业板“打新”升温[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王世东 丁来国;沂源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旋律动听[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赵建国;中德加强展会知识产权合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邓白桦;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邹彦;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6 陆启宏;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D];复旦大学;2006年
7 崔树义;当代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周炜娟;论勃拉姆斯音乐的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9 邓红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政策研究(1949-1990)[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周志山;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我国中产阶级消费时尚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敏;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作曲技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嵇洁;理智与情感的激情碰撞[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德俊;男性时尚杂志与消费主义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许国兴;韩国中产阶级与民主转型[D];山东大学;2009年
6 任菊秀;“欲望”与“枷锁”[D];山东大学;2009年
7 唐菱键;艾伦·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分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超;卡尔·玛利亚·韦伯对浪漫主义时期单簧管艺术发展的贡献及其历史传承[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何凡;小提琴指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张光华;追忆消逝的“摩登时代”[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46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14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