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古筝演奏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9 17:08
随着我国人们物质水平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而高校音乐表演中的古筝演奏专业就受到许多家长的青睐,学习古筝弹奏的人群也是日益增多,我国艺术类的高校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然而,面对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已成为各大院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古筝演奏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提升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文章来源】:艺术评鉴. 2019年24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古筝技能课传统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
(二)间隔周期较长
(三)新媒体时代辅助教学的科技技术运用不充分
(四)教学效果评价缺乏多元化的客观依据
(五)各院校教学内容安排上比较自主独立且分散,缺乏统一、系统的教学大纲
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意义
(一)创新性
(二)理论性
(三)实用性
三、以古筝演奏专业为例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小组授课与集体授课相辅相成
(二)改革教学模式,开创实践类教学课程
(三)以剧目引领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
(四)加强学生的肢体语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以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教学为例[J]. 白天明. 黄河之声. 2018(20)
[2]音乐表演专业“教与学”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与研究[J]. 黄虹. 北方音乐. 2018(18)
[3]构建“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 张媛. 歌海. 2018(05)
本文编号:2926266
【文章来源】:艺术评鉴. 2019年24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古筝技能课传统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
(二)间隔周期较长
(三)新媒体时代辅助教学的科技技术运用不充分
(四)教学效果评价缺乏多元化的客观依据
(五)各院校教学内容安排上比较自主独立且分散,缺乏统一、系统的教学大纲
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意义
(一)创新性
(二)理论性
(三)实用性
三、以古筝演奏专业为例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小组授课与集体授课相辅相成
(二)改革教学模式,开创实践类教学课程
(三)以剧目引领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
(四)加强学生的肢体语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以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教学为例[J]. 白天明. 黄河之声. 2018(20)
[2]音乐表演专业“教与学”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与研究[J]. 黄虹. 北方音乐. 2018(18)
[3]构建“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 张媛. 歌海. 2018(05)
本文编号:2926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92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