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如何在五年制幼儿高职班教授声乐的艺术处理——以歌曲《鼓浪屿之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7 16:11
  在五年制幼儿高职班的课程中,声乐课是核心课程,一首好的歌曲的歌词和音符终归只是停留在纸上,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因此,学会对歌曲的艺术处理就是声乐课的必要环节,基于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从课堂实际的教学角度出发,对《鼓浪屿之波》的艺术处理进行论述,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作品,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学生对歌曲艺术内涵的体会和表现,进而教育学生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 

【文章来源】:科技资讯. 2019,17(3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要学会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
2 要学会对歌词的内涵进行分析
3 要学会对歌曲中的音乐要素进行分析
    3.1 对旋律和节奏的分析
    3.2 对速度与力度的分析
4 要学会对声音进行运用
    4.1 气息的运用
    4.2 对咬字、吐字的处理
5 要学会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割不断的海峡两岸骨肉情——《鼓浪屿之波》歌词赏析[J]. 徐伟民.  职大学报. 2013(01)
[2]从厦门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看《鼓浪屿之波》的传播[J]. 王欣,郭援.  艺术探索. 2007(05)
[3]《鼓浪屿之波》教案[J]. 汪宏.  文教资料. 2007(15)



本文编号:3389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389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