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文化交流角度探寻蒙古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从民族文化交流角度探寻蒙古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摘要】:蒙古族人口众多且分布区域广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音乐民族,具有丰富的音乐资源,既有整体的民族风格,又在不断的与其他民族音乐的交流碰撞中形成了五个风格区。本文将沿时间和历史发展的足迹,从蒙古音乐起源出发,探索蒙古音乐在演变过程中与中国北方音乐的交流影响的发展痕迹,从而探索蒙古音乐的未来发展道路,让蒙古音乐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独特的民族风采。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蒙古音乐 草原文化 中原文明 交流融合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蒙古族独特的音乐、舞蹈、乐器和服饰展现了其璀璨的文化特点,古老的原生态艺术凝聚了蒙古人民祖祖辈辈的智慧结晶,,那些豪迈深邃的天籁之音,无不体现着蒙古人民的质朴、爽朗、热情的性格。正因为早先的蒙古先人过着“逐水草,习涉猎”的游牧生活,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琳;;论江南宣卷的音乐文化渊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陈星;张隽;;皖南目连戏的音乐特点[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唐静;;九华山佛教音乐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4 周艳;青瓷堆塑罐上的乐器、胡人和佛教音乐初探[J];东方博物;2004年03期
5 周刚兵;;现代网络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6 谭娜;;校园音乐文化现象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6期
7 姚岚;;中国民歌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8 续萍;;明清时期钢琴在中国的传播[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9 林青;;谈当代流行音乐的特点与受众的心理[J];大众文艺;2010年17期
10 唐静;;九华山佛教音乐艺术特征探析[J];佛教文化;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丹;;北京智化寺京音乐[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2 曹晖;;思南、德江土家族傩堂音乐初析[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欣;内蒙古地区“潮尔”的声音民族志[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张厚斌;教堂建筑声环境理论综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董波;蒙古村落仪式表演:“呼图克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陈永春;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乐亭皮影的佛教因素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薛文婷;关于我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东恩;论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华艳玲;内蒙古扎鲁特旗乌力格尔发展与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乌云娜;巴尔虎人的仪式音乐与音乐生活的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李乌兰;科尔沁幽默性短调民歌演唱风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文萃;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乌力格尔叙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兴安;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基督徒仪式音乐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云丹;蒙古四胡制作工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远古石人与草原文化圈[J];文化学刊;2009年06期
2 内蒙古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乌恩;;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0年01期
3 包银山;;草原文化节——推动自治区文化发展的成功实践[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0年06期
4 马桂英,王鸿生;草原文化中的自然观及其启示——从环境伦理哲学视角审视[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5期
5 海峰;;草原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J];实践;2004年Z1期
6 无极;;论草原文化的地位和特色[J];实践;2006年05期
7 乌兰察夫;;“内蒙古现象”的文化动因[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年06期
8 王海荣;;拓展研究视野 推动草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综述[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年Z1期
9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毅松;;崇尚自然 践行开放 恪守信义——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年08期
10 贺静;;强化草原文化的内在发展动力[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林;;草原文化的现代化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崇尚自然 践行开放 恪守信义——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3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崇尚自然——论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4 乌兰察夫;;草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视野[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5 常宏;;草原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解析——从社会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的角度探讨当前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6 ;后记[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7 常宏;;论以图腾制研究草原文化的可行性——兼论蒙古族的图腾制相关问题[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8 董恒宇;;加强草原文化建设 提高我区文化软实力[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巴特尔;;草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学艺术[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10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毅松;;草原文化对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作用——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系列论文之二[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刘晓冬;草原文化架经济金桥[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3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 包斯钦;当代草原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咏梅;草原文化百花吐艳[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5 冯军胜;弘扬草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大力弘扬草原文化 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7 本报记者 冯颖;内蒙古饭店传承草原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弘扬草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9 宋生贵;草原文化:永续和谐之韵[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10 盖志毅;草原文化与品牌形象的塑造[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锁晓梅;张承志论[D];兰州大学;2007年
2 特格西毕力格;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王立平;生态伦理视域中的草原生态文明[D];吉林大学;2012年
4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7 赵化廷;新型抗盐抗温泡沫复合体系的研究与性能评价[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卢君;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互动关系[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慧;草原精神文化价值观双重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玮光;论草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价值体现[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恩合吉日嘎拉;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4 恩合吉日嘎拉;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珂玮;诗意与纪实的融合[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李美鲜;论内蒙古影视对草原文化的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顾茜;塞夫、麦丽丝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风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杨存栋;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王斯琴;内蒙古陈巴尔虎草原文化与草原生态保护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安达;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原文化[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2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0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