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山歌的认知隐喻研究
本文关键词:土家族山歌的认知隐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隐喻 湘西土家族山歌 语义表达规律 表义功能 文化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理论,是利用另一领域的事物说明理解一领域的事物,通常另一领域的事物称为源域,一领域的事物称为目标域。源域一般比较具体,目标域则比较抽象。湘西土家族山歌使用大量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源域,通过物象、天象、地象、人象等,说明了情感、思维方式等抽象目标域事物。湘西土家族山歌不仅存在普通的隐喻方式,还出现了特殊的一物多喻隐喻和两物关系隐喻,特别是动物聚散离合隐喻。湘西土家族山歌隐喻除了具有普通的本体→喻底→喻体式隐喻、本体→喻体式隐喻和喻体式隐喻的结构形式以及局部性、方向性、语境依赖性的语义规律,还具有独特的本体→喻体→喻底式隐喻、喻体→喻底→本体式隐喻、喻体和喻底同现式隐喻、喻体→本体式隐喻以及喻体→本体→喻底式隐喻的结构形式和同喻喻底多样性的语义规律。同时,湘西土家族山歌隐喻也特有从多角度展现事物特征的功能、从多事物中归纳相似性的功能和从多源域匹配中创造隐喻的功能三种隐喻功能。湘西土家族山歌隐喻之所以具有以上特殊的隐喻结构形式、语义表达规律和三种特殊的隐喻功能,是因为湘西土家族深居山区的地理环境和饮食、服饰、“哭嫁”、渔猎、信仰、生产方式等文化习俗。研究土家族山歌中的隐喻,可以进一步丰富隐喻理论研究的题材,拓展隐喻的研究范围,为证明隐喻认知活动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增添一个佐证,对推动隐喻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从隐喻视角研究土家族山歌,也能够进一步发掘土家族文化,给土家族山歌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认知隐喻 湘西土家族山歌 语义表达规律 表义功能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意义10-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目标13
- 1.4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13-14
- 1.4.1 语料来源13
- 1.4.2 研究方法13-14
- 第2章 土家族山歌中的隐喻现象14-41
- 2.1 土家族山歌隐喻的类型14-32
- 2.1.1 物象类14-24
- 2.1.1.1 植物14-16
- 2.1.1.2 动物16-20
- 2.1.1.3 器物20-22
- 2.1.1.4 食物22-24
- 2.1.2 天象类24-27
- 2.1.3 地象类27-28
- 2.1.4 人象类28-32
- 2.2 土家族山歌隐喻的结构形式及语义表达规律32-41
- 2.2.1 土家族山歌隐喻的结构形式32-37
- 2.2.1.1 喻体、本体和喻底同现32-34
- 2.2.1.2 本体和喻体同现34-35
- 2.2.1.3 喻体和喻底同现35
- 2.2.1.4 喻体式隐喻35-37
- 2.2.2 土家族山歌隐喻的语义表达规律37-41
- 2.2.2.1 局部性37-38
- 2.2.2.2 方向性38
- 2.2.2.3 语境依赖性38-39
- 2.2.2.4 多样性39-41
- 第3章 土家族山歌隐喻的表义功能解析41-44
- 3.1 从多角度展现事物特征的功能41
- 3.2 从多事物中归纳相似性的功能41-42
- 3.3 从多源域匹配中创造隐喻的功能42-44
- 第4章 土家族山歌隐喻形成的原因44-53
- 4.1 地理因素44-45
- 4.2 文化因素45-53
- 4.2.1 饮食文化因素45-46
- 4.2.2 服饰文化因素46-47
- 4.2.3 "哭嫁"文化因素47-48
- 4.2.4 信仰文化因素48
- 4.2.5 渔猎文化因素48-49
- 4.2.6 生产方式因素49-53
- 结语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家元;土家族的婚俗[J];百科知识;1996年06期
2 蒋光友;隐喻研究面面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3 刘先宽;;基于语料库的网络语言的隐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巫元琼;;隐喻认知特点探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5 石本俊;;隐喻功能的多维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胡远慧;湘西土家族民歌分类管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段超;略论土家族文化的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8 黄柏权;土家族研究四十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9 张良皋;土家族文化与吊脚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陈正慧;2001年土家族文化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静;汉语隐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2 范淑云;汉语中与人体部位相关语词的隐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姜海燕;朝汉空间概念的隐喻对比[D];延边大学;2004年
4 任晔;现代汉语五官感觉范畴词的隐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5 郑艺;恩施土家族民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闫冲;湘西龙山县土家族民歌风格与演唱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李文莉;人体隐喻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向婷婷;现代流行歌曲歌词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关人杰;隐喻的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张庆冰;汉语政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1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2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