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伎乐及其乐队组合形式

发布时间:2017-11-05 19:07

  本文关键词: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伎乐及其乐队组合形式


  更多相关文章: 克孜尔石窟 乐伎壁画 乐队组合形式 龟兹乐


【摘要】: 克孜尔石窟为中国四大佛教石窟寺之一。其建造年代最早,为我国路传佛教的首及地区。其间保留着的、大量内容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壁画,近乎占据所有洞窟的一半,并绵延石窟发展的始终。这足以说明,音乐在当时、当地以及佛教中的重要作用。克孜尔石窟为历史上龟兹人所造。由于当时龟兹国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东西方频繁的交流,促成了其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尤其是众所周知的龟兹乐舞,曾在汉至隋唐间一度达到鼎盛,并对中原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克孜尔石窟中这些音乐壁画所透射出的信息,正是为我们研究历史上的龟兹乐、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佛教音乐及东传,乃至龟兹文化、佛教文化本身,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随着龟兹学和音乐史学的不断发展,中外学者逐渐意识到,结合克孜尔石窟音乐壁画的研究,远比单一依靠文献资料的方法要可靠、直观的多。因此部分学者专注于音乐壁画的研究,他们在对壁画上乐器的形制和流变、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其它与音乐相关的题材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笔者做此篇论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以音乐考古学研究方法入手,对克孜尔石窟音乐壁画的所体现的一些历史信息,诸如乐队排列、乐队编制、乐队规模、演奏形式等,进行分类研究,以期在此方面得到一些新的认识和成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79.41;J6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凌;试论龟兹乐舞及其东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庄壮;敦煌壁画上的打击乐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庄壮;敦煌壁画上的吹奏乐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庄壮;敦煌壁画上的弹拨乐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李金华;“秦琵琶”与“胡琵琶”──中国古代琵琶考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6 戴宁;中国打击乐研究(下)──古代小型铜制打击乐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潘怀素;;从古今字谱论龟,

本文编号:1145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45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