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我国高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发展及教学现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1-18 15:21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发展及教学现状的思考 出处:《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实践 知识综合化 技能多样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排键电子琴专业在全国高校得到普遍发展,相关理论和教学体系得到不断改进与完善。双排键电子琴专业是将键盘演奏技巧与创作编曲、配器、和声等诸多音乐要素相交叉的新型表演专业,双排键电子琴专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是作曲创作与表演实践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并为广大师生喜爱的一门新型学科。所以,如何理解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发展内涵,把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学科发展方向,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已经成为专业教师的思考重点。本文以分析高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教学发展现状和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发展内涵为主要内容,为我国高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Abstract]:Since 1990s, the specialty of double-row keyboard has been widely develop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Related theories and teaching system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improved. The double-row keyboard electronic piano specialty is a new type of performance major, which combines keyboard playing skills with composition, orchestration, harmony and many other musical elements. Dual-row keyboard is a combin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usic, music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social needs, and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ke a new discipline.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row keyboard electronic piano specialty, grasp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row key electronic piano specialty, and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I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and the connotation of double-row electronic organ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m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are provided for the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double-row key electronic orga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分类号】:J628.1-4
【正文快照】: 一、双排键电子琴的发展历程双排键电子琴发明于20世纪的30年代初,双排键电子琴的英文名字为Electronic organ,译作电子管风琴。这件乐器的出现是深受到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誉为乐器之王的管风琴的影响。1933年.美国人劳伦斯·哈孟德(Laurens Hammond)发明研制出一种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力荣;音乐创作的造型要素探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1期

2 马旺华;;对高师音乐教育艺术实践途径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07年47期

3 王平;;系列秦胡在艺术实践中的价值体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曾晓红;;多元化: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薛莉;;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钢琴伴奏课程[J];艺术教育;2009年10期

6 方爱兰;李淑珍;;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J];今日科苑;2009年24期

7 张冀文;;二胡教学的现状和改进[J];职教论坛;2009年S1期

8 邹联丰;;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21期

9 李明;;幼师音乐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丹;;高师音乐艺术实践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伍润强;;音乐 时代大潮的浪花——谈潘军伟的两本书[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2 王晡;;“竭泽而渔”——向社会索要教育资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姚冰;;实践——高师音乐教育的核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付晓东;;和声学功能与色彩的概念辨析[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吴钊;;中国古琴艺术传统的传承、保护与创新[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朱照琨;;彝剧音乐小议[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7 唐芳;;浅谈社区(乡镇)群众性声乐培训工作要点[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蔡世贤;;音乐教师教育的重要构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虢铭;一次可喜的艺术实践[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练玉春;中国音乐学院探索艺术实践新模式[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江涛;中国院为艺术实践搭平台[N];音乐周报;2008年

4 目民;华夏民乐团:在巡演中成长[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余大鸣;激情的升腾 理想的升华[N];人民日报;2009年

6 汪建根;艺术职业学院探索舞台实践的成功尝试[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本梁 林子涵;5000万与艺术的“舞蹈”?[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8 汪建根;端午节:湖北舞台隆重推出演艺新作《家住长江边》[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张悦;策划制作周:一次快乐的艺术实践[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易武;以科研深化教学 以演展促进教学[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伟;艺术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赐麟;论演唱者的“综合素质”及其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华清;中外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任红星;论声乐艺术实践中几组关系的辩证认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月娥;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药晓霞;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大伟;从新疆歌舞团的艺术实践看维吾尔歌舞艺术的继承与发展(1949-2005)[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胜国;试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艺术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解晓瑞;对我国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育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亮;简广易竹笛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441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41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