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观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观 音乐教育 音乐教师观 音乐教材观 后现代主义 教学过程 阐释学 学生 多尔 教育观 出处:《音乐探索》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思潮的总称,其理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宽,是以往其它思潮难以比拟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研究观和评价观等。后现代课程观,则强调教育的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对音乐教育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和启示,值得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和探究。
[Abstract]:"Postmodernism" is the general name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of western philosophy. Its theory has a wide scope and wide influence, which is incomparable to other ideological trends in the past. The postmodernism education view mainly includes the idea of purpose. Curriculum view, teacher-student view, research view and evaluation view, etc. The post-modern curriculum view emphasizes the richness, circularity, relevance and seriousness of education, which has a positive and profound impact and enlightenment on music education. It is worth the attention and inquiry of the music educators.
【作者单位】: 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思潮的总称,其理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宽,是以往其它思潮难以比拟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研究观和评价观等。后现代课程观,则强调教育的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对音乐教育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2 严万跃,刘德华;西方后现代思潮与教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1期
3 王景英,梁红梅,朱亮;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4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峧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10期
2 阮彩霞;反思反思性教学对创新教育的借鉴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2期
3 蔡明忠;改变备课策略 突显课程理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1期
4 李建,谢泽源;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7期
5 张培;;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走向生命关怀[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5期
6 张建平;;论新教师的教学成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8期
7 李霞林;;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6年11期
8 成中梅,袁晓萍;高等教育如何迎接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挑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9 包晓峰,韩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2期
10 孙琳;学习型社会构建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秦健;;对克隆技术的异议及传统伦理应有的宽容性[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叶杏妹;;全面深化绿色教育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林福才;;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谭润清;;少年命案犯罪心理结构及预防对策探讨——湘潭县近五年少年命案情况的调查[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曙光;蒲哲;;职业能力与人才培养的三个定位[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山东课题组研究成果[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敏;高校实行“电子校务”的意义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白鹤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晓丽;存在主义影响下的个性化写作[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李华凯;尼采“超人哲学”与福柯“人之死”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段恺;论作为现代艺术表现的反讽[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彭金芳;中学语文新课程中的小说阅读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亚平;论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绿汀;音乐的理论与实践[J];文艺研究;1980年02期
2 赵l,
本文编号:1465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46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