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变革对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影响
本文选题:小提琴制作 切入点:意大利学派 出处:《人民音乐》2009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音乐大师梅纽因曾言:"对人的感情而言,小提琴真正是最人性化的乐器"。从十六世纪下半叶起,小提琴以其迷醉的音色进入欧洲音乐生活并逐渐登上了乐器王后的宝座。十七世纪以后,小提琴的制作技术日趋精良,演奏技巧日益娴熟,并形成特色各具的演奏学派,其中意大利小提琴学派举足轻重,不仅为其他学派的出现进行了技术上的开拓奠基,更为后世提琴演奏审美的规范提出了较高要求。意大利小提琴学
[Abstract]:Is the music master Menuhin once said: "the people's feelings, really is the most humane violin instruments".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with its full tone violin to enter the European music life and gradually ascended the throne of the queen musical instrument. Since seventeenth Century, small Qin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performance skills increasingly skilled, play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distinctive, the Italy School of violin is important, not onl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for the other school of violin playing more later, aesthetic norm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taly violi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薇;早期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艺术创造及美学追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修海林;;欧洲十八世纪US蒙时代的音乐美学思想[J];音乐艺术;1993年02期
3 范额伦;科雷利和他的小提琴作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修海林;;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音乐艺术;1992年03期
5 陈婷;小提琴演奏诸学派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敏;;解析近代小提琴的“犹太血统”[J];人民音乐;2009年03期
2 刘南君;;科雷利作品的主调音乐创新[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南君;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体裁发展及观念探研[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王之炅;法比小提琴学派的历史传承及影响述评[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李绚;帕格尼尼小提琴炫技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谈静;从《和谐的灵感》到《四季》[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5 王昕野;论儿童小提琴教学中的心智技能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丽红;巴赫音乐的人文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孟燕;维瓦尔第及其小提琴协奏曲《四季》[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玉海;小提琴其他常见故障的处理和注意事项[J];小演奏家;2002年11期
2 贾玉海;从结构认识小提琴[J];小演奏家;2002年03期
3 陈自明;;看历史上对小提琴进行的各种“改革”[J];乐器;1982年01期
4 刘昭;;中国小提琴音乐发展略述[J];黄河之声;1998年03期
5 华天y=;;欧洲小提琴制作学校[续][J];乐器;1985年01期
6 贾玉海;乐器皇后小提琴[J];小演奏家;2002年01期
7 乐声;;探索克雷蒙纳的奥秘——漫谈小提琴制作[J];音乐爱好者;1981年04期
8 卜兵;;四弦小提琴的出现及在16世纪的发展[J];乐器;1993年03期
9 Е·Ф·维塔契克;谌国璋;;十七、十八世纪小提琴制作师的乐器特征(四)[J];乐器;2006年06期
10 卜兵;;早期小提琴的起源与变革(续)[J];乐器;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伟志;;研究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A];社会变革比较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7年
2 冯祖贻;;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革[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谭德礼;;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伦理的养成机制[A];第14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大均;陈旭;;“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韩水法;;理性的启蒙或批判的心态:康德与福柯[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玉非;;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教会学校的消亡[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7 于奇智;;关于康德启蒙运动问题的福柯论说[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芝芸;;近代中国与墨西哥社会变革中的农民问题[A];社会变革比较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7年
9 吴文虎;;社会变革与新闻传播理念的演变[A];冲突·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欣;;浅谈信息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东迅;谭抒真与小提琴的完满因缘[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周珍;郑荃的提琴求索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刘晓东邋朱晓雪;泰兴:一把小提琴转移劳动力2.8万人[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杨建光;制作乐器的乡土艺人[N];新疆科技报(汉);2005年
5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夏锋 张娟 甘露;以积极的社会变革缓解经济下滑压力[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付洪军;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N];珠海特区报;2009年
7 李青宜;社会变革[N];学习时报;2002年
8 记者 单三娅;国交首席获借百万美元名琴[N];光明日报;2003年
9 李醒民;科学与启蒙运动[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周立红;还原你一个丰富多彩的启蒙运动[N];中华新闻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军;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傅静;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05年
4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冬冰;新观念,新道路[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智;约瑟夫·德·梅斯特反启蒙思想中的野蛮与文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赵歌东;启蒙与革命[D];吉林大学;2006年
9 乔梁;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峰苓;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斌;浅论社会转型中的英国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甄娜;近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变革在中国早期现代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余海岗;清季尚武思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嘉;对自由、正义与和谐社会的追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刘石顶;论科技进步与市场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D];中南大学;2004年
6 朱敏;容纳与融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兰英;话语和社会变革——对有关在中国推广私立教育文章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杜月秋;立法先导: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之模式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丽;社会变革·法治进程·法治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李慧;美国禁酒运动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26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62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