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汉魏乐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7:02

  本文关键词:汉魏乐器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秦汉时期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对比,不仅仅是简单的统一,而是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一时期,生产力得到了大力地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家庭个体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并成为社会主流,这一切都促使了音乐的向前发展以及乐器材质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我国器乐文化进入了以宫廷燕乐歌舞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宫廷燕乐歌舞是一种审美娱乐性乐舞,它要求音色清新悦耳、意趣盎然。因此,这一时期的丝竹类乐器获得了较大的改进,制作工艺较为成熟的乐器主要有排箫、笛、羌笛、胡笳、角、琴、瑟等。而随着专制主义封建制度的发展,汉中期之后统治者开始“独尊儒术”,以便利用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于是乐器也被赋予了要代表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和教化功能的任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时期,它又带给我们更多全新的音乐感受和器乐元素。最大的特点就是代表少数民族乐器大量涌入中原,比如箜篌、琵琶、筚篥、方响、锣、钹等。它们与秦汉的本土乐器一起构成了中国乐器至今发展的框架,起到了奠基作用。在这一变乱频繁的时代里,儒家礼乐大一统的思想地位下降,融合了道家思想的玄学开始被统治者接受并采用,这又使得一些乐器蒙上了一层清淡自然的色彩。站在乐器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汉魏时期较早地构建了中国乐器种类的框架,是绝无仅有的一次符合历史发展并伴随一定偶然性得以辉煌的时期。即便是乐器发展到巅峰时期的唐朝,也只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升级与扩展。而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在乐器上的碰撞,更使得这一时期乐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颇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汉魏时期 乐器 音乐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3
  • 第一章 汉魏时期社会历史环境及音乐发展13-18
  • 1.1 秦汉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及音乐发展13-15
  • 1.1.1 秦汉时期的历史环境13
  • 1.1.2 秦汉时期的音乐发展13-15
  • 1.1.3 秦汉时期的音乐交流15
  • 1.2 魏晋时期社会历史环境及音乐发展15-18
  • 1.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环境15-16
  • 1.2.2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发展16-17
  • 1.2.3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交流17-18
  • 第二章 汉魏时期乐器的改进18-63
  • 2.1 吹管类乐器18-36
  • 2.1.1 排箫18-26
  • 2.1.2 笛26-30
  • 2.1.3 羌笛30-31
  • 2.1.4 胡笳31-34
  • 2.1.5 角34-36
  • 2.2 弹拨类乐器36-58
  • 2.2.1 古琴37-45
  • 2.2.2 瑟45-49
  • 2.2.3 箜篌49-52
  • 2.2.4 琵琶52-58
  • 2.3 打击类乐器58-63
  • 2.3.1 方响58-60
  • 2.3.2 钹60-61
  • 2.3.3 锣61-62
  • 2.3.4 星62-63
  • 第三章 汉魏时期乐器改进的学术意义63-70
  • 3.1 金石之乐到丝竹之乐63-65
  • 3.2 中西音乐交融中的乐器大繁荣65-68
  • 3.3 礼乐教化到顺性自然68-70
  • 结语70-71
  • 参考文献71-74
  • 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76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76-77
  • 承诺书77-7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东;;《乐记》的当下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张沙;;浅谈“郑卫之音”兴盛、衰微的原因及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黄玉华;;《唱论》产生于元代的必然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尹宁宁;;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赵洪斌;;《唱论》中的声乐技法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冯凡;赵彬宏;;浅谈汉魏六朝时期的古琴音乐[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7 袁媛;;关于音乐美学课程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思考[J];才智;2009年07期

8 朱玉葵;;近二十年唐代法曲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王国霞;;浅谈提高个人音乐素养的途径及重要性[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陈珊珊;;关于宋代音乐转型的一些思考[J];沧桑;201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前锋;音由心生 j者呭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前锋;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杜悦艳;回归本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敦广;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周亮;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朱琨;《周礼》中的圜丘祀天礼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申莹莹;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9 徐利华;宋代雅乐乐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10 罗佳;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考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丽丽;郑觐文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李丽;汉唐时期琵琶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海莲;近代吴桥杂技音乐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伟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思思;21世纪初中国钢琴作品探微[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金慧;筒状无指板胡琴类拉弦乐器的历史考察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8 张灿;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较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9 全婕;广西南丹中堡花苗传统音乐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10 王晓丽;《礼记·乐记》之“象德”观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汉魏乐器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33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b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