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流行音乐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
本文关键词:当代流行音乐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流行音乐 后现代主义 互文性 拼贴 种类杂糅 零度写作
【摘要】: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质是不确定性和内在性,不确定性是指作品充满模糊性,具有多重衍生意义,内在性是指作品不再具有形而上的精神维度,而只沉醉于形而下的语言能指中。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互文性、拼贴、种类杂糅和零度写作,这些手法都在当代流行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从而使当代流行音乐否定了流行音乐既有的结构范式,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当代流行音乐 后现代主义 互文性 拼贴 种类杂糅 零度写作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后现代主义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建筑界,之后迅速成为影响西方政治学、人类学、文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诸多人文领域的一种新思潮,并对西方的人文思想造成巨大影响。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它与现代主义追求理性、秩序、同一、中心不同,强调差异性与多元性。现代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金茹;;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男权社会女性失语化与柔弱化的悲剧历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郝永华;叶荫群;;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与“文化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桑农;宗白华美学与玛克斯·德索之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潘啸龙;《离骚》“结构”研究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周述波;;革命时代的女性悖论与多声表达——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2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3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4 陈积银;;警惕娱乐化庸俗化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翔;;电视体验化传播——从节目形态到社会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萍;;也谈“美从何处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佳;试析元小说《白雪公主》写作技巧互文性特色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玫;新感觉派小说与市场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勇军;罗伯—格里耶新小说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徐群英;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丽;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海音;邹毅;;浅谈后现代主义及其于音乐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2 焦文卿;;方文山歌词的后现代元素[J];电影评介;2010年16期
3 周娟娟;;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4 王蕴韵;;试论手风琴音乐作品中的后现代元素[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5 魏f;;互文性·音乐创作·音乐意义——对互文性视域中的音乐创作并及意义相关问题的探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宋瑾;;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施凌儿;;简论全体主义音乐的发展[J];黄河之声;2008年07期
8 王力勤;;富士山下[J];大众文艺(快活林);2008年08期
9 牛春雨;;中国后现代音乐的发展现状[J];电影评介;2009年03期
10 俞抒;面临转折[J];音乐研究;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慧娈;;跨文化与交互性:——第27届ISME专题研讨会(Symposia)的后现代追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景作人;“后现代主义”的趣味与灵感[N];音乐周报;2006年
2 张巨斌;高雅音乐自古就是小众[N];音乐周报;2008年
3 王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古典音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凌宪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伦理的精神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灏;查尔斯·艾夫斯音乐创作中的拼贴技法及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6 苏娅;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庆娟;舒宾《奏鸣曲二号》的音乐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婷;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评价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3 徐越湘;管弦乐作品《涟漪》数图结合的创作构思解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叶贝;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拼贴”技巧初探[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李文思;自由十二音、卡农、引用与拼贴[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6 钟汉音;艾夫斯《第二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7 高伟;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属性之三维转向的内涵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丁阳;半世纪的光影交错[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刘培培;浅析索伦·奈尔斯·艾希堡之钢琴小品Scherben[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3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5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