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音乐学的“两类”与“三分”
本文关键词:漫话音乐学的“两类”与“三分”
更多相关文章: 音乐基础理论 民族音乐学 民族学研究 学术特征 音乐学家 阿德勒 音乐作品 音乐评论 考察研究 音乐学系
【摘要】:正音乐学学科内部的分类,一方面依据科学的理论思维,另一方面依赖于研究实践的发展。19世纪末,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1855—1941)把音乐学分为"历史音乐学"和"体系音乐学"两大类,1其科学性在于这两大类的学术特征有明显的不同。20世纪以后,民族音乐学兴起,大量的实践考察研究及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在音乐学内部的普遍运用,使它成为音乐学分类的鼎足之一。20世纪50年代,德
【作者单位】: 浙江音乐学院(筹);
【分类号】:J60
【正文快照】: 音乐学学科内部的分类,一方面依据科学的理论思维,另一方面依赖于研究实践的发展。19世纪末,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1855—1941)把音乐学分为“历史音乐学”和“体系音乐学”两大类,1其科学性在于这两大类的学术特征有明显的不同。20世纪以后,民族音乐学兴起,大量的实践考察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梅;略论梁启超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蒋跃波;试评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4 李国飞;彭秋香;;简论近代“新民思潮”的逻辑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谢文平,韦良德;开展美育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袁启君;;湘西情结与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吴永;;近代知识精英的“国民”话语及其政治维度刻画——以梁启超和陈独秀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8 陈丽平;李义发;;1917年后梁启超的法律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常安;;清末民初宪政世界中的“五族共和”[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10 孙金波;;叶适易学的经世特征[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敦琴;;张謇“中体西用”的女子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3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新平;;维新派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探讨[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5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郑玉明;;论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美学体系[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朱志荣;;论梁启超的审美趣味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何轩;;梁启超小说功用观内在理路与困境解读[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周文;;意气之争抑或主义之辩?——对1926年郭沫若、巴金论战的再考察[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礼永;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芦迪;王韬改革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国静;从卢广作品看纪实影像特性[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薛萍;梁启超的“新学语”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转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9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岚;;关于旋律的调性分析——《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法研究之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吕威;张宏;;谈普师音乐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思路[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姚晓宇;;论新课标下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J];音乐天地;2008年03期
4 胡庆;;高师公共音乐教学方法多元化创新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0年03期
5 杨善武;;“乐理”概念与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性质的明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那宇;杨芳;;高职高专音乐教学的文化性构建[J];成功(教育);2011年06期
7 王超慧;;音乐以何种方式作用于人脑的探究[J];人民音乐;2012年03期
8 谭巧;;音乐学的学科三大部类的关系——从历史、系统、文化的角度阐述[J];黄河之声;2012年08期
9 刘丽英;基础乐理中的“节奏”辨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赵玉卿;;音乐史的教学与改革[J];戏文;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迎;;苏格拉底“助产术”对我国音乐学研究生教育的若干启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兢兢;还是不叫“音乐基本素养”为好[N];音乐周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王若菲;一切为了学生 今生无憾无悔[N];音乐生活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薛秀泓;音乐考级 说不清的爱与痛[N];中国改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绵绵;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发展脉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称心;新课程观下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何丽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笑;流行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中的开展现状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刘文洁;普通高校开展音乐剧教学实践活动的初步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慧;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遵华;临沂地区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露;音乐剧鉴赏课在普通高校开设的初步探讨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一品;农村音乐教师对实施《音乐课程标准》适应性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廖容;中职幼教音乐教学中渗透幼儿音乐活动元素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丽;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分析与构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2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21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