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科研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 音乐科研 科研能力 评价体系 评价模式 出处:《音乐探索》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现行的科研评价现状入手,剖析了目前高校科研评价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忽视学科差异、评价指标不全面、未体现音乐特色等等,并从音乐科研评价的理论与现实出发,阐明音乐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存在的明显差异,提出了音乐科研评价的策略,力求为建立完善的音乐科研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valuation mod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gnoring the differences in disciplines, no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not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and so on. From the theory and reality of music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music science and other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music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trive to establish a sound music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to provide the basis.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基于音乐科研能力评价的管理体系研究”系列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10W004
【分类号】:G644;J60-4
【正文快照】: 科研评价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科研进行正确导向,促进科研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科学、公正、规范地做好评价工作将有助于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发现高质量的科研人才,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邱均平;王菲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顾建民;;学科差异与学术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丁军强;吴桂鸿;;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6期
4 文庭孝;;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06期
5 贾达群;;音乐创作表演学科的学术性认知——兼谈我国音乐学学科设置与学位体系构想[J];人民音乐;2010年06期
6 梁玖;;艺术学及其体系[J];艺术学界;2009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价值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邱燕燕;SCI与科研成果评价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3 邱均平;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意义和做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8期
4 汪克夷;栾金昶;武慧硕;;基于组合客观赋权法的科技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6期
5 邱均平,颜金莲,王大成;科学发展优先领域的选择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年01期
6 蒋国华;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今天和明天(待续)[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年07期
7 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10期
8 马强,陈建新;科学计量学方法在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学研究;2001年03期
9 姜春林,刘则渊;述评我国的五部科学计量学著作[J];科学学研究;2002年05期
10 梁立明,谢彩霞;词频分析法用于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动向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桂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安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虻;陈达波;;音乐科研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现状综论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陈治云;;反思现行大学英语视听说评价体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陈杰;;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4 孙琼;;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8期
5 刘克静;;浅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改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0期
6 高旭阳;构建大学英语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韩效伟;;大学英语写作的过程评价模式探讨[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2期
8 陈雪芳;;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海外英语;2010年07期
9 刘芬;;大学英语课程动态评估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谭雪梅;;外语教学中口语评价模式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彩虹;;网络企业的相对投资价值评估[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2 徐峰;林松;祝媛媛;;构建教师学术、技术水平评价体系在高校教师职务聘任中势在必行[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宋力;朱向军;;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评价体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石义;秦涛;彭艳丽;张扬;;基于模糊综合判别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高戈;;“三结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赵波;严立冬;;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7 胡春辉;刘晓东;;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申琪君;;电子地图搜索引擎比较[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胡飞;杨昔;;城市主体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延喜;武春友;范云波;;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 原;能力评价体系何时才能替代知识评价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刘文东;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N];解放军报;2009年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李元卿;大学生应“五字当头”培养科研能力[N];光明日报;2009年
4 王景龙;能否建立新的产业评价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记者 王s,
本文编号:1471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47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