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的“单层性”—茵加尔顿“多层异质结构”理论解析
本文选题:茵加尔顿 + 多层异质结构 ; 参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层"的概念是茵加尔顿在研究文学作品时首先提出来的,他构拟了一个艺术作品"多层异质结构"的理论。他曾指望通过文学作品多层性结构的研究结果,来说明音乐作品结构的特点。但在对音乐作品的实际研究过程中,他才意识到音乐作品中并没有像文学作品中的那种"意义层次",而音乐作品是"单层性"的。
[Abstract]:The concept of "layer"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Ingatton in the study of literary works, and he constructed a theory of "multi-layer heterogeneity" in his works of art. He had hoped to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study of multilayered structure of literary work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musical works, he realized that there is no "level of meaning" in musical works, and that music works are "monolayer".
【作者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大卫;浅析音乐审美情感性的产生条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邓兰;音乐教育应培养“音乐的”想像力[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元平;关于声乐教师能力结构的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石蔚;内心音乐听觉的三种形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陈楠;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对文化产业的批判[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孔云霞;;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在听觉感知上的差异[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王放歌;;论音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美学原则[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李西林;创造性的认知观点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白君汉;论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小诺;论拱形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杨九华;论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思想寓意[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9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维妍;主体性音乐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程秀芳;音乐解释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拂晓;深沉的情感 生命的震撼[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雪丰;勃拉姆斯几首钢琴作品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颖;舒曼钢琴组曲《狂欢节》作品第9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s,
本文编号:1860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86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