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整体序列钢琴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8:17

  本文关键词:整体序列钢琴作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整体序列主义是二十世纪新音乐作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在“勋伯格古典序列主义”及其“音高序列原则”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化”以及“整体化”的一种结果。这种创作手法与早期的序列主义是有很大区别的,音乐的构思、音乐的细节到总体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数学式的计算理性思维。本论文力求通过对这一期间巴比特、梅西安、布列兹创作的共计五部整体序列作品,以及整体序列开端,勋伯格和韦伯恩创作的两部十二音序列作品,总共为七部作品为支撑,以分析每首作品使用的序列原形以及变形为基础,以序列技法发展时间为脉络,进一步对整体序列音乐的产生、发展以及特点进行归纳梳理,阐述整体序列音乐的局限性,解读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价值。本论文共分五章。主要选取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米尔顿·巴比特、法国作曲家奥利弗·梅西安和皮埃尔·布列兹在相同创作时期、接近相同的“序列化”参数的基本上,运用不同的“序列思维”所创作的整体序列钢琴作品;以及整体序列音乐的开端,即阿诺德·勋伯格、安东·韦伯恩在十九世纪创作的不同“序列化”参数的十二音序列钢琴作品;从整体序列音乐创作技法的产生、发展为视角展开具体的音乐分析与比较研究。第一章梳理序列主义发展路径,引出作曲家需要找到另一种足以代替调性的新的结构力,即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进一步指出韦伯恩开创了一种更为完全的序列思维作曲技法。第二章关注巴比特《钢琴曲三首》第一首以及梅西安《坎泰约贾亚》两部作品,阐述作曲家除了音高、节奏之外也将力度元素独立出来,并使其成为与“音高序列”、“节奏序列”有着相同地位的独立的“力度序列”结构。第三章通过对梅西安两首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火之岛II》分析,论证了梅西安在此时创作的序列作品,除了音高、节奏、力度外,还将“序列化”技法运用到演奏法参数中,引领了整体序列音乐发展方向。第四章关注布列兹的《结构第一号》作品。同时探讨在和梅西安《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有着相同音乐参数的基础上,布列兹如何使序列发展更为机械性。最后一章从整体序列作为一种作曲技法从兴盛到衰落,仅维持了约十年的时间进行思考,指出整体序列音乐在美学和历史的意义上来说是重要的、不可忽略的。
【关键词】:巴比特 梅西安 整体序列 音高序列 力度序列 节奏序列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绪论10-18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10-12
  •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12-15
  • 三、本论文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15-18
  • 第一章 整体序列之缘起18-64
  • 第一节 开端:十二音序列音乐18-30
  • 一、“十二音”之发展历程18-20
  • (一) 从调性走向“无调性”18-19
  • (二) 从“无调性”走向“十二音体系”19-20
  • 二、序列的类型20-25
  • (一) 旋律序列21
  • (二) 调性序列21
  • (三) 无调性序列21-22
  • (四) 对称序列22-23
  • (五) 五声性序列23-24
  • (六) 组合性序列24
  • (七) “动机”序列24-25
  • 三、序列的基本陈述方式25-30
  • (一) 纵横陈述25-26
  • (二) 分割陈述26-28
  • (三) 重叠陈述28-29
  • (四) 线性陈述29-30
  • 第二节 从“十二音序列”到“更完全的十二音序列”30-63
  • 一、“十二音序列”:勋伯格《钢琴组曲》op.25(1923)30-46
  • (一) 勋伯格之“古典十二音序列”概述30-32
  • (二) 《钢琴组曲》op.25音乐分析32-46
  • (三) 《钢琴组曲》op.25重要影响46
  • 二、“更完全的十二音序列”:韦伯恩《管弦乐变奏曲》op.30(1940)46-63
  • (一) 韦伯恩之“更完全的十二音序列”概述47-48
  • (二) 《管弦乐变奏曲》op.30音乐分析48-62
  • (三) 《管弦乐变奏曲》op.30重要影响62-63
  • 第三节 达姆施塔特“国际新音乐暑期培训班”之后63-64
  • 第二章 整体序列之雏形:增添“力度序列”64-92
  • 第一节 巴比特《钢琴曲三首》第一首(1947)64-75
  • 一、巴比特:语境与历程64-67
  • (一) 巴比特生平概述64-66
  • (二) 巴比特创作理念66
  • (三) 巴比特美学思想66-67
  • 二、《钢琴曲三首》第一首的具体分析67-75
  • (一) 作品概观67-68
  • (二) 线性陈述的“音高序列”68-70
  • (三) 数字魅力的“节奏序列”70-72
  • (四) 差值两倍的“力度序列”72-75
  • (五) 关于《钢琴曲三首》第一首的序列技法75
  • 第二节 梅西安《坎泰约贾亚》第一部分(1948)75-92
  • 一、梅西安:语境与历程75-86
  • (一) 梅西安生平概述75-78
  • (二) 梅西安音乐元素78-81
  • (三) 梅西安创作分期81-86
  • 二、《坎泰约贾亚》第一部分的具体分析86-92
  • (一) 作品概观86
  • (二) 仅有八音的“音高序列”86-88
  • (三) 单位递增的“节奏序列”88-90
  • (四) 分配使用的“力度序列”90
  • (五) 关于《坎泰约贾亚》的序列技法90-92
  • 第三章 整体序列之发展:增添“演奏法序列”92-117
  • 第一节 梅西安《时值与力度的模式》(1949)92-104
  • 一、《四首节奏练习曲》概述92-93
  • 二、《时值与力度的模式》的具体分析93-104
  • (一) 作品概观94-95
  • (二) 三位一体的“音高序列”95-97
  • (三) 等差关系的“节奏序列”97-98
  • (四) 中心对称的“力度序列”98-99
  • (五) 无规可循的“演奏法序列”99-101
  • (六) 关于《时值与力度的模式》的序列技法101-104
  • 第二节 梅西安《火之岛Ⅱ》(1950)104-117
  • 一、梅西安《火之岛Ⅱ》的具体分析104-117
  • (一) 作品概观105-107
  • (二) 严格换列的“音高序列”107-111
  • (三) 递增逆行的“节奏序列”111-112
  • (四) 五种级别的“力度序列”112-114
  • (五) 遵循换列的“演奏法序列”114-115
  • (六) 关于《火之岛Ⅱ》的序列技法115-117
  • 第四章 整体序列之完善:“事先预设、规则至上”117-137
  • 第一节 布列兹《结构第一号》Ia(1952)117-137
  • 一、布列兹:语境与历程117-122
  • (一) 布列兹生平概述117-119
  • (二) 布列兹音乐观念119-121
  • (三) 布列兹美学思想121-122
  • 二、《结构第一号》Ia的具体分析122-137
  • (一) 作品概观122-125
  • (二) 音级固定的“音高序列”125-130
  • (三) 等值递增的“节奏序列”130-133
  • (四) 对称排列的“力度序列”133
  • (五) 完整预设的“演奏法序列”133-134
  • (六) 关于《结构第一号》Ia的序列技法134-137
  • 第五章 整体序列思考及意义诠释137-146
  • 第一节 整体序列的延伸137-143
  • 一、施托克豪森138-141
  • 二、诺诺141-143
  • 第二节 整体序列的局限性143-145
  • 第三节 整体序列的意义诠释145-146
  • 结语146-149
  • 附录一149-155
  • 附录二155-158
  • 附录三158-163
  • 附录四163-166
  • 参考文献166-173
  • 后记173-1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丝丝;十二音序列作品中的奏鸣曲式范例——勋伯格(Schoenberg)《钢琴作品》Op.33a的分析[J];齐鲁艺苑;2004年01期

2 梁晴;;序列与反序列:梅西昂《时值与力度的模式》[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姚恒璐;序列组织中的奏鸣原则——勋伯格的钢琴曲OP.33a的技法分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王桂升;;序列的流变[J];中国音乐学;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整体序列钢琴作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57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5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