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黄冈地区传统民居红安吴氏祠木雕装饰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3:47

  本文关键词:黄冈地区传统民居红安吴氏祠木雕装饰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安吴氏祠 木雕 装饰艺术


【摘要】:现存的红安吴氏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祠内建筑装饰手法多样,建筑构件上大量使用木雕、石雕、彩绘等艺术形式进行装饰,是黄冈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吴氏祠建筑装饰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木雕。罕见的表现题材、缜密的表现寓意、灵活的表现形式是吴氏祠木雕有别于黄冈地区同时期建筑木雕的特色。
【作者单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
【关键词】红安吴氏祠 木雕 装饰艺术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g54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2C2011105
【分类号】:J314.2
【正文快照】: 吴氏祠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里湾镇东北约5公里的陡山村。据吴氏族谱和祠内简介记载,现存的吴氏祠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历时两年建成,耗银万两以上。任何时代,祠堂的修建,都是家族的头等大事。祠堂的选址、方位都必须严格遵循风水要素。吴氏祠不同于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福良;叹乎其神 神乎其艺——文革时期上海白木雕探微[J];上海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2 江晓 ,佘向群;木雕创作随想[J];雕塑;2000年03期

3 王伟建;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浅谈木雕教学[J];艺术交流;2000年04期

4 王笃清;;论木雕与佛教的渊源关系[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5 袁承志;原生的本能 现代的范式——论非洲木雕艺术[J];雕塑;2001年S1期

6 丁静;民间木雕之美[J];东南文化;2002年10期

7 赵苹;非洲木雕[J];西亚非洲;2003年05期

8 李小强;大足高峰寺的木雕艺术[J];文史杂志;2005年02期

9 陈培一;中国木雕艺术的领军人物——陆光正[J];雕塑;2005年02期

10 吴筱荣;;感述木雕艺术教育[J];装饰;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进华;;剑川木雕格子门装饰图案审美——以朱柳村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2 王仲奋;;东阳木雕与宫殿装饰[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心希 魏定榔;全面论述福建木雕艺术的开拓之作[N];文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晓光;雕古雕今 嵩山木雕技纳南北 刻精刻细 传世工艺今有传承[N];郑州日报;2006年

3 本刊记者 王贵国 江中平;天津木雕王[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4 记者 李天池;群力新区中国木雕艺术展览馆设计完成[N];黑龙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黄璐聪;象园木雕渐走渐远[N];福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朱秀敏;首届漳台根木雕艺术精品展开幕[N];闽南日报;2010年

7 朱超;中国木雕艺术馆采用三维异型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记者 李天池;木雕艺术馆年内主体完工[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陈葆仙 仲平;让木雕技艺以文化符号走向世界[N];天水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宗长;“三义木雕”化朽木为神奇[N];新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拥军;广式木雕艺术及其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斌;福建莆田木雕产业的振兴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罗子婷;徽州木雕的文化意蕴与文化特征[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3 迟翔;台湾木雕造型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杜文超;传统木雕文化艺术研究及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朱毅;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顿春林;潮州木雕《二十四孝》造型语言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7 张丽沙;主要陈设工艺品木雕用材材质的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潘伟;湖北通山木雕艺术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9 张旭;东阳木雕家具的新中式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10 肖洁妮;东阳与潮州两地近现代木雕花板对比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016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016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f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