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装饰纹样在现代时尚产品造型艺术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彝族装饰纹样在现代时尚产品造型艺术中的应用
【摘要】:彝族装饰纹样是彝族地区特有、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是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灵物崇拜的产物,装饰纹样丰富多变、造型栩栩如生、色调稳重和谐,无不体现了彝族人的审美倾向和认知特点。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彝族装饰纹样 审美意识 创新发展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2ZYXS57) 西南民族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
【分类号】:J527
【正文快照】: 一、彝族装饰纹样的特点1、纹样塑造的模式化。彝族装饰纹样的塑造是对现实生活环境的一种模式化,它模仿周围环境,并对生活中的事物或活动以视觉的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使其有序化、体系化,忽略细节,抽象出重点,达到某种程度的概括和体系化。2、纹样塑造的几何化。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志成;;论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黄强苓;;信息时代文化语境中的艺术设计审美传达研究[J];装饰;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姜敏;戴端;;“创”和“仿”的形态转换及语义表达[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3 米宝山;唱瑞芬;;设计的起点——寻找人的新需求[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4 左铁峰;毛洋;邬晓庆;;透视学在设计表现图中的运用[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岭;移动厕所设计中的普适性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2 周兴;产品品牌语意的延续与创新[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宋来福;凉山彝族装饰艺术符号系统解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周洪凯;附属产品设计[D];湖南大学;2006年
5 李芳芳;基于人机学理论对家用办公座椅的舒适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那成爱;现代派美术对现代产品设计美学形成的影响[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7 曾令敏;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可用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8 邓琼;体验经济背景下家具企业设计创新的管理[D];中南大学;2007年
9 郭少丹;基于设计符号学的笔记本电脑造型设计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秦志芳;SOHO一族厨柜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莉;;在“概念书籍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振国;;浅谈新时期中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3 邓湘琼;;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在高师美术教育中的紧迫性[J];群文天地;2011年15期
4 袁鸿牧;;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文化的审美意识比较[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巩娜娜;辛艺华;;半坡彩陶鱼纹图形语言分析[J];创意与设计;2011年03期
6 孟艳琴;;中国传统绘画之“写意”内涵的新探寻——与西方传统绘画之美学特征相比较[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7 蔡爽;;色彩:从和谐到象征——试析审美意识嬗变中的绘画语言[J];美术大观;2011年08期
8 胡平;;“消极”的激情——论近现代设计中装饰性的存废现象[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张志祥;;浅谈绘画创作中的情感[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10 李丹芩;;都市水墨——当代中国画多元与传统的统一[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革;;中国书法本体特征浅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杨素瑞;;从盛唐经典女性形象看唐人的审美风尚[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安健;;傩面具造型艺术初探[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夏鑫;徐红;;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疆刺绣[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志新;;寓德于美——浅谈德育在硬笔书法教学中的渗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付爱民;;色彩民俗地理研究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陶明君;;江苏中国画创作现状与审美型态[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8 陈晓琦;;新闻摄影美与艺术性再探[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9 郭可夫;张永雪;;论古书画装裱的技术美[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齐;;论汉画像的“形”“神”艺术与汉代审美意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倩邋娄晨;走上品牌设计前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张书;清淡平实 质性自然[N];湖南经济报;2007年
3 甄质;关于书法美学的思考[N];盘锦日报;2007年
4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邓惠伯;朝鲜美术的高峰[N];美术报;2009年
5 徐忠根;中国古今赏石的审美差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付志强邋山东省滨州市水镇中学;基础素描的教学意义[N];美术报;2007年
7 徐爱国;砚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N];安徽经济报;2010年
8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副院长、兼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 郜锦强;大学书法课不是“写字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朱小可;新方法解脱旧语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采写 本报记者 李晶晶;张桐胜:展中国西部之美于世界[N];中国摄影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常君睿;教育主导的乡土艺术文化变迁[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杜觉民;隐逸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邵敏智;清代书法理论之碑学审美意识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杜积西;1978-2008:广告审美意识的流变[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君;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当代时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安永平;散点透视下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审美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斌;从继承到发展[D];重庆大学;2008年
4 刘晓晓;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看民族审美意识[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雪莹;三个语境 六位画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叶莉;彝族服饰审美意识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李良;当代浮雕壁画的艺术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宋卫哲;山水画自然观审美语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9 王蔚祺;陕西永寿民间刺绣的研究与思考[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10 张斌;中国画中的“中和”审美意识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7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01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