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研究
本文关键词:成都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研究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地域传统民居作为传统文化的物质承载体,它是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形式。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包含了大量的地域文化内涵。它是我们研究传统建筑的重要渠道。成都平原地区位于四川盆地的腹心地带,它孕育了灿烂的巴蜀文化。该地区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建筑,它们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对成都地区传统民居艺术的研究是该区域建筑艺术研究的重要环节,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当地传统民居自身的发展和保护。本文立足于成都地区传统民居,通过对该地区一些传统民居的调研,从民居本身平立面、空间布局以及装饰特色等内部因素出发,并结合建筑环境,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总结出它的基本特征,由此发掘出它所含有的深层文化内涵。从而完善成都地区传统建筑研究体系,并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成都地区传统民居众多,它作为重要的的历史遗存及文化景观资源,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对地域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下,传统民居已变得岌岌可危,这对该地区传统民居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Abstract]:A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gional traditional folk houses. It is a unique mater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form of cultural existence. It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reg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us to study traditional buildings. Chengdu Plain is located in Sichuan Basin. In the heart of the stomach. It gave birth to the splendid Bashu culture. This area preserves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which have a hig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Th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t in Chengdu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art in this region, and has a high academic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local traditional hous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houses in Chengdu,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some traditional houses in this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ouses themselves. Space layout and decor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internal factor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summed up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From this it excavates the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thus consummates the Chengdu are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research system, and provide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the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Chengdu area traditional residence is numerous. 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remains and cul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ouses in this area has been put forward a new topic, which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琦;陈秀莲;;传承与发展——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新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0年09期
2 刘启泓;;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问题的探讨[J];基建管理优化;2011年04期
3 柏强;;刍议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思想[J];山西建筑;2012年32期
4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研讨会在浙江义乌召开[J];建筑学报;1990年01期
5 李敏,余百全;义乌传统民居建筑——黄山“八面厅”[J];建筑学报;1990年05期
6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会在桂林召开[J];建筑学报;1990年11期
7 蒋明法,王一辉,杨其平,王韩深;义乌市传统民居建筑[J];建筑学报;1990年11期
8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会在济南召开[J];建筑学报;1991年08期
9 张祖刚;介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编辑出版[J];建筑学报;1994年07期
10 赵义湘;;千姿百态的传统民居建筑[J];建筑工人;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广;黄春发;;低投入、高效能的传统民居建筑节能初探——以四川广安肖溪古镇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春华;;乐昌户昌山村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与保护[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孙大章;;传统民居建筑美学特征试探[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4 杨谷生;;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文化(浅议)[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泉州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孙大章;;传统民居建筑美学特征试探[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一兵;;以深圳为例看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多样性[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李锋;颜红影;;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和谐观”元素分析及设计借鉴[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一兵;;以深圳为例看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多样性[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陈继腾;;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人性意识[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瞿大喜 秦声;拯救与保护[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记者 袁弘;形态修旧如旧 完善现代功能[N];成都日报;2014年
3 记者 张万山邋王昕;穿越时空的守望[N];西安日报;2008年
4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成员 陈晓卫 杨彩虹 刘永清;新农村建设应注重保护民居“乡村”特色[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继良;传统民居建筑热过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影;聊城传统民居建筑艺术文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显晖;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的转型与重构[D];郑州大学;2015年
3 刘祥;川西北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侯月阳;晋东南古村落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梁珊珊;关中传统民居院落空间装饰艺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攀;郑州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车晓敏;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内部空间形态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启强;成都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燕龙;沙漠绿洲传统民居建筑适宜性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10 韦斌;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原理的现代应用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4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40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