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对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作品若干艺术装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17:27

  本文选题:奥运会 切入点:开幕式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艺术装饰是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是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综合艺术水平最明显、直接的展示,也是“影响开幕式表演节奏、色彩、内容、形式的关键和科技水平、时代信息的具体体现”。它包括:音乐、服装、道具、背景、场景、灯光六大部分。现代奥运会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其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的设计与编排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因此,研究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对于提高我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设计与编排水平,增强艺术创新观念,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表演艺术装饰的设计与编排提供参考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我国尚没有对国外运动会特别是对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综合性的研究,本研究将力争填补这一空白。本文选取了从第二十四至第二十七共四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对四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中的音乐、服装和道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对四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的综合性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对我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的设计与编排提出了建议。本文结论认为:1、四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艺术设计与编排,反映出举办国的文化传统、经济、科技水平和不同的艺术解读方式。在体现奥运主题前提下,艺术装饰设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从24届到27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音乐、服装、道具体现了各个民族不同的特色,充分说明了“越有民族性越有世界地位”这一定论。2、四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的综合性特点是:紧扣奥运会主题;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资源的巧妙利用;艺术装饰各组成部分相互衬托,服装和道具存在相互转换现象;装饰性与多功能相结合;高科技的投入应用:体现创新思想。3、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装饰的发展趋势是:对举办国民族传统、地方特色资源的展示将进一步突出;更加注重灵活的表现形式、宽泛的选材及设计;多功能艺术装饰将逐渐增多;艺术装饰将逐渐成为展示科技的重要手段;追求设计和编排的创新。
[Abstract]:Art deco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performance of the Games. It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direct display of the comprehensive artistic level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performance of the Games. It is also the key to "affecting the rhythm, color,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ncludes six parts: music, clothing, props, background, scene, lighting.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sports event in the world.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art decoration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has a very high artistic standar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art decoration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art decoration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concept of artistic innovatio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performing arts decoration for the opening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2008. China has not yet mad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art decoration of the overseas games, especially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This study will try to fill in this blank. This paper selects the performing works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our Olympic Games from 24th to 27t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video analysis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The logic analysis method has carri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music, the clothing and the props in the performing art decoration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our Olympic Ga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erforming art decoration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our Olympic Games are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performing art decoration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irst and fourth Olympic Games reflects th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economy of the host country. Under the premise of embodying the Olympic theme, the emphasis of art decoration design is different. From 24 to 27 Olympic Games opening ceremony performance, music, clothing, props embody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natio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ore nationality has the more world status" is fully explained.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performing art decoration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ourth Olympic Games are as follows: close to the theme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art decoration are set off against each other, and the costume and props are transformed mutually, and the decoration and multi-function are combin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erforming art decoration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is that the display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 of the host country and the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further highlighted, and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flexible forms of expression. Extensiv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design; multi-functional art decoration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art decoration will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displ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ursuit of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innov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J5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声音[J];青岛画报;2011年09期

2 佚名;;历史上的奥运会奇闻趣事[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09期

3 佚名;;据说奥运会必出现的经典语录[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09期

4 枫叶;;迎奥运 说英语[J];青苹果;2007年02期

5 ;成功新概念[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6 任冰清;;顽强的杜丽,你是我的偶像[J];金色少年;2008年10期

7 睿雪;;赢在主场之外[J];幸福(悦读);2011年08期

8 小草;;中国"舞之子"黄豆豆[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4年11期

9 于闻;;爱哭的女摔跤手王旭[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4期

10 ;新设计[J];装饰;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锡全;;第27-29届奥运会候选城市环保条件的比较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汪康乐;邰崇禧;陈瑞琴;;从37届世锦赛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备战奥运会的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郑湘平;王威;;从雅典奥运会看世界体操格局的变化及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存在的问题[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邓万金;张雪芹;;从集群品牌效应探讨2008年奥运会整体形象的提升[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5 牛静;;浅谈体育场馆的改扩建和可持续发展——以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为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卫海燕;;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旅游业影响的分析与预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吴向军;王志鹏;王舸;王永庆;张志伟;;备战2004年奥运会中国自行车女子500米计时赛运动员综合攻关[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邓万金;;从集群品牌效应探讨2008年奥运会整体形象的提升[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杨艳娟;;北京奥运会期间天津的气象条件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黄惠莉;;借奥运之机,大力发展IPTV[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喧 ;联想打印闯关奥运会[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新华社记者 刘广 张永兴;2012年奥运会花落谁家[N];人民日报;2005年

3 浩洋;奥运会也曾是陪衬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4 记者 刘广 梁毅;罗格说决不放弃奥运会“瘦身”目标[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旭光;正视场馆“后奥运会效应”[N];中国体育报;2005年

6 周继厚;形式各样的奥运会徽[N];中国艺术报;2000年

7 记者 徐文营;将给世界提供最好的奥运会[N];经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陈墨 实习生 吴雪林;奥运会:体育赛事还是赚钱机器[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陈晓林 顾莹 王为民;奥运会不承诺3G[N];通信产业报;2005年

10 记者 江红 彭东 石婷;网络改变奥运会[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磊;奥运会影响研究:经济和旅游[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赵长杰;奥运会营销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5 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D];复旦大学;2005年

6 周立里;奥运会电视转播影像叙事的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郑立勋;我国奥运会射击项目运动成绩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相关规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牛静;论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段炼;备战奥运会外籍专家管理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肖红;现代夏季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虹;对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作品若干艺术装饰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雪红;北京奥运会运行中的财务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彭龙;我国四份主要报纸奥运会新闻报道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张翎;奥运会通信服务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9年

5 满啸秋;北京的和谐奥运新闻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洪雁;奥运信息门户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旭;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恐怖主义危机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侯云;我国女子竞技体操04奥运会失利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孙虎;奥运电动车车身造型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朱冀;中国田径运动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89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589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