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徽州民居装饰的审美特征
本文选题:徽州民居 切入点:装饰 出处:《装饰》200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徽州民居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类型,其装饰的题材内容广泛,艺术特征鲜明,反映出独特的审美取向、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
[Abstract]:Huizhou vernacular residence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Huizhou architecture. Its decorative subject matter content is extens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is bright, reflect unique aesthetic orientation, aesthetic taste and value idea.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TU-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蓓;黄华明;;岭南建筑与徽派建筑空间形态比较及其启示[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年02期
2 周晓燕;;安徽现代建筑地域性文化初探[J];山西建筑;2010年05期
3 杨乃乔;;历史的沧桑与千年的庆典——中华世纪坛的建筑美学原则[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年01期
4 贺慧;余柏椿;;城市景观特色的审美软化研究[J];华中建筑;2010年01期
5 周燕;余柏椿;;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系统属性理论概要[J];华中建筑;2010年01期
6 宋冬梅;;浅谈丝网版画在教学中的肌理美[J];硅谷;2010年02期
7 万书元;;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J];艺苑;2010年01期
8 赵飞;;徽派建筑的色彩研究及其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2期
9 钱进;;皖南古民居对新民居生态观的传承[J];山西建筑;2010年08期
10 蔡颖;;徽州民居中的哲学思想体现——黟县南屏慎思堂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桥;詹维伟;;形式美基本法则在医学超声成像构图中的应用[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杜建华;;川剧《金子》的审美示范意义[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单德启;李小妹;;《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为“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而作[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4 黄鸿仪;;漫议城市建筑的创意与个性化[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5 刘慧;;网络媒体艺术的视觉审美特征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6 郑劭荣;;我国影戏艺术的演进及其现代转型[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7 魏秦;王竹;;防避·适用·创造——民居形态演进机制诠释[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宋晶;;“治世玄岳”牌坊的文化解读[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罗翔凌;;浅谈近代岭南园林的现代审美价值——以广州住区庭院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单德启;李小妹;;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建辉;负起“以文化人”的时代使命[N];光明日报;2010年
2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部分条款的决定[N];杭州日报;2010年
3 赵俊贤;文学创作发生研究的回顾与期待[N];文艺报;2010年
4 刘广远;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之旅[N];文艺报;2010年
5 李琳;文体形式比较与文化精神阐释的结合[N];文艺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蔡成刚;从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书法普及教育[N];今日信息报;2010年
7 叶莉荣;徽州古民居现状及保护[N];团结报;2010年
8 王欲祥;“我明一绝”是民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9 记者 陈纸;进一步理清独秀作家群谱系[N];南宁日报;2010年
10 王泉根;儿童文学的深层拓展[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臻;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美锋;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杨新刚;经济理性主义与90年代新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然;乾隆三大家诗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海铝;意境的现代阐释[D];浙江大学;2005年
8 沈金耀;鲁迅杂文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汪平;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及其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臧丽娜;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红艳;论电视散文的审美价值及传播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所婷;百花竞妍 异彩纷呈[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谢静波;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敏;徽州民居装饰艺术特征研究及其在现代城市住宅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培培;明式座椅的审美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赵永芳;现代漆壁画形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周佩蓉;李安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惠熙;传统琵琶武曲的审美特征[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刘琦;论南朝民歌的美学特征[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婷婷;论中国山水画之云气[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9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58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