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装饰模式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6 06:00

  本文选题:面向对象 + 软件复用 ; 参考:《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08期


【摘要】:为了使程序具有良好的、灵活的结构,充分的可扩展性和代码的可重用性,设计模式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Decorator模式在咖啡店计费系统中的应用为例,具体介绍了Decorator模式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及运用设计模式带来软件扩充和复用的方便性。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program have good, flexible structure, sufficient extensibility and reusability of code,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pattern in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Taking the application of Decorator mode in coffee shop billing syste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Decorator mode in specific scenarios and the convenience of software expansion and reuse by using the design patter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学院
【分类号】:TP31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耀,李超良;组态软件架构的研究与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8期

2 张志华;田英爱;秦奕青;;设计模式在对象标识管理器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蓓,陈伟,祁小洁;徽州乡土建筑的模式语言研究[J];安徽建筑;1999年05期

2 王群华,白石,白日新;园林建筑的生成模式和地域特色——湖南省永顺县观音寺的案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蒋孟有,张西振,王奎,梁海英;精益包装管理探析[J];包装工程;2005年05期

4 黄华静;建筑视觉美模式初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冯维波;;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J];重庆建筑;2006年Z1期

6 严敏;;对住宅院落空间的人文解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7 陈斌鑫,王竹;“之内”与“之外”——两种空间基本状态的解读[J];华中建筑;2004年03期

8 查世旭;建立和完善开放住宅的设计体系[J];华中建筑;2005年02期

9 龚立;许炎义;;基于设计模式的内容管理系统“多站点发布”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05年06期

10 龚根平,李启炎,邱雪涛;设计模式在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华;高伟;周芳芳;;关于基地修整相关问题的探究[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卢强;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3 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清华大学;2001年

4 卢强;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5 刘彤昊;建造研究批判[D];清华大学;2004年

6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锦绣;建筑过程的开放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0年

8 房艳刚;城市地理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10 邱建伟;走向“天人合一”[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存思;软件模式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开发TroBus中的应用[D];福州大学;2002年

2 王晓帆;景洪市现代建筑地方化的探索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3 刘常义;高校交往空间体系整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王及宏;居住小区道路空间可居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黄庆荣;分布式网络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开发TroBus中的应用[D];福州大学;2003年

6 李小龙;纪念性建筑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取向[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王珊;泉州近代与当代骑楼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8 葛宁;建筑形式的清晰与表达[D];郑州大学;2003年

9 李炜;城市“和合”空间的创造[D];重庆大学;2003年

10 刘苗苗;北京南城旧城改造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尚明,郎文辉,王俊;一种基于图元监视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基础自动化;2001年06期

2 叶建平;;设计模式在游乐设施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2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俊洪;洪文健;周国富;;跨平台可复用软件框架的研究及其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09年06期

2 文艺,袁道华,李晓娟,杨丽丽,陈蓉;面向对象的构件化软件开发[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年08期

3 王巍;辛国栋;;装饰模式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08期

4 张维玉,李明东,陈劲;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评酒信息系统[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4年08期

5 王会进;陆裕奇;陈超华;;设计模式和泛型技术在系统重构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03期

6 仵自连;王德永;樊继;;虚拟矿井生产仿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6期

7 吴善明;沈建京;刘辉;;浅析Observer模式在GIS软件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18期

8 李亦飞;;设计模式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06年12期

9 李亚岗;王启明;;设计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王丽娟,孙西超,底松茂,王哲光,冯志慧,刘倩;软件复用与基于面向对象框架的软件开发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东;施于宏;葛亮;施伯乐;;面向对象的Web应用建模[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1年

2 柳诚飞;居德华;;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在CASE环境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0年

3 王传国;董逸生;;一种面向对象的关系数据库辅助设计工具[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4 丁国良;张春路;刘建;魏文建;Masae Nakayama;Masaharu Fukaya;Gaiken OH;Takefumi Inagaki;;面向对象的整体式翅片管换热器快速仿真软件开发[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饶上荣;李士才;;基于对象模型的规则组合表格模板设计[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邹万红;尚守平;刘兴彦;;面向对象的高层建筑钢结构CAD系统研究[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何玉琳;骆斌;陈世福;;面向对象的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3LAP及其应用[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1年

8 王宣言;何守才;;面向对象的时态知识表示模型(OOTKRM)[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魏军花;张文成;谢贝琳;;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在建筑结构CAD中的应用研究[A];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陆锋;;基于特征面向对象的地理网络模型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浅谈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N];东方烟草报;2010年

2 任利民;我家我设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3 ;软件系统建模出台国家标准[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南京邮电学院 李建忠;从C/C++到C#[N];计算机世界;2002年

5 计算机世界实验室 周童;为性能而“升”[N];计算机世界;2009年

6 上海市徐汇区商业委员会 聂长青;开辟GIS开发新境界[N];计算机世界;2001年

7 ;XML数据库产品分类[N];计算机世界;2003年

8 pcking;Flash MX——闪出精彩!(二 )[N];电脑报;2002年

9 薛启康;Linux环境下的数据库[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10 四木;构件化:软件开发新方向[N];计算机世界;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波;面向对象的滩涂湿地遥感与GIS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健强;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3 马海民;基于面向对象的高速铁路网络资源时空GIS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4 郭健美;基于共性与可变性分析的适应性软件复用与配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彭思维;面向用户的软件柔性度量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丁剑洁;软件生产线度量技术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王闯;软件智能进化模型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贾育;基于演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年

9 朱建江;基于软件构件的软件复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10 张保钢;时空数据模型在城市测绘数据库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薇;社会保险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库的研究与实现[D];南昌大学;2005年

2 王祯华;基于Web服务的软件复用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侯惠芳;面向对象软件设计度量的研究与实现[D];郑州大学;2001年

4 于海泳;组件技术在GIS领域的应用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5 蒋长春;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复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瑞婷;基于UML和软件复用的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赵金东;面向对象方法在开发B/S结构BNMIS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8 马海涛;流媒体构件库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9 刘惠;网构软件自适应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汤永清;基于共性分析的MIS设计与实现[D];华侨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57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57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d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