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家庭装修项目为例
本文选题:模块 + 模块化 ; 参考:《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1期
【摘要】:模块化是系统的分解与集成,它是追求创新效率与节约交易费用的分工形式。作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模块化可以使复杂的系统问题简单化。僵化的系统灵活化、耗时的工期高效化、集中的决策分散化。模块化的关键点与难点在于对系统的功能性分析,而模块化程度则取决于系统的可分性与投入、需求的多样化。
[Abstract]:Modularization is the decomposi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system. It is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pursuit of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saving transaction costs. 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complex system problems, modularization can simplify complex system problems. Rigid system flexibility, time-consuming high-efficiency, 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decentralization. The key point and difficulty of modularization lies in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system, and the degree of modularization depends on the divisibility and input of the system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demand.
【作者单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深圳城建开发(集团)公司
【分类号】:F29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索绪尔哲学语言观述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税昌锡;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和语义特征的提取[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4 雷红;意象图式和隐喻的非命题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孙志恒;企业如何加强信息化管理[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易敏;在对译与比较中观察汉语词义系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刘萍萍,韩文秀;业务流程再造与工作流技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朱秀元;索尔·贝娄小说的二项对立艺术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范景健,赵令敏;业务流程创新——连锁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新思路[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10 王雪梅;英语语感的内涵[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柳;;浅谈科学的流程配置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吴校华;;汉语象声词理据初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孟柱亿;;韩汉孪生词对汉语学习的影响[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光飙;企业发展分析:一种以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观点[D];复旦大学;2003年
2 陈新跃;现代企业集团结构复杂性及其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方统法;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淑生;企业集成系统和企业管理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丁君风;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战略结构与治理结构因素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路世昌;煤炭企业流程再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8 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刘璇华;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云;《案例》:××电信特种业务分局——“二次创业”的战略重组与战略实施[D];暨南大学;2000年
2 黎敏;《案例》:广州电信网管维护中心——重构电信网络运行的管理体制[D];暨南大学;2001年
3 陈绍辉;BPR与ERP的关系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D];华侨大学;2001年
4 陈平;工业设施系统规划——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厂设计理论发展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常盛;基于BPR的柔性应变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6 李丽娜;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的组织变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王爱华;基于条件化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及其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1年
8 单文;企业年龄与成长战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9 王建辉;BPR及其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10 周菊香;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岩枫;;“铁面组长”麻洪军[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1年07期
2 冯良清;马卫;;服务型制造网络价值模块节点的可拓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7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1年06期
4 宁春;;关于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兰旺森;赵国浩;;基于双重加权网络的股票强相关性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3期
6 Sissi;;高效数据中心不只是“酷”[J];信息方略;2010年24期
7 李春田;;标准综合体[J];品牌与标准化;2011年Z1期
8 刘丽玲;;城市一卡通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4期
9 张晓梅;;概率统计在电源网格分析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10 ;英特飞引领中国建材进入低碳生产时代[J];建筑;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饶光明;丁思颖;吴忠俊;;模块化、兼容性与统筹城乡发展[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金润圭;王浩;;模块经济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兼论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任占伟;高波;王建伟;;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两层模块化协同商务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贾国柱;;生产系统Petri网建模与仿真的优化方法[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柏福;彭秀丽;;试论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黄晓华;李哲明;;新形势下的标准化与企业[A];纪念第38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7 ;建设六大模块,实现产学研互交、互联、互补、互助[A];2011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1年
8 李欣;张华;谭亮锋;;GIS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实践与应用[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斌;李文锋;;基于RFID和GPS的物流信息融合应用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会安 汤凤;让模块化燃气热力机组在中国供热领域扮演重要角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李春田;模块化标准化的高级形式[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姜云飞;新型“锅炉”实现空调式供暖[N];大连日报;2007年
4 任欢欢;LED模块、控制与LED灯具国家标准发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建国;“模块+软件” 尽显管理的“艺术”[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6 白子军 张磊;双滦区构建五大模块以创业带就业[N];承德日报;2010年
7 孙永伟 曹红斌;模块化住宅产业化项目在马村奠基[N];焦作日报;2011年
8 ;节能先锋——鼎桥新一代绿色TD—SCDMA基站[N];人民邮电;2008年
9 强月飞 记者 许静凯;“双城记”--触摸桂花城到翡翠城的样本意义[N];杭州日报;2006年
10 吕尚春;万科“造屋工厂”计划[N];经济观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扬;物流业态及演进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潘忠志;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3 丁永健;基于纵向关联的产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马玉波;RBTO模式下产品、流程与供应链设计决策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杜曙光;现代科学劳动与全球产业分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宫伟军;流态产品的大规模定制与精益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政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付凯;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物流能力模块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川;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标准化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邓爽;基于模块组合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王晓湘;药品安全监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崔海雷;旅游地产开发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育的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万春华;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融合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许蔚;基于后向关联分析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施学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汽车物流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李姗姗;烟草配送中心模块化建模及仿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22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82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