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苗族头面装饰及其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28 08:19

  本文选题:苗族头饰 + 头帕 ; 参考:《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02期


【摘要】:正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南、西南地区的八个省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历史等诸种条件的限制,形成了苗族数目庞杂的各个支系,而每个支系的苗族人民都在自己的人体装饰艺术中,留下了可供我们采撷的头面装饰的串串“文化符号”。今天,破译、解读这些头饰符号,对苗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服饰特别是头饰不仅在民族识别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作为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之一,还蕴涵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寓意。
[Abstract]:Zheng Miao nationality is a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 with a long history. In our country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central south, the southwest area eight provinces and regions. For a long time,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nature, history and other conditions, the Miao nationality has formed a large number of branches, and the Miao people of each branch are in their own decorative art of human body. Left a string of "cultural symbols" for us to pick up. Today, deciphering and interpreting these headdress symbo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Miao costume culture. Because clothing, especially headdress,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research, but also as one of the dominant symbols of human culture, it also contains a variet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民研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飞;试论苗族牛角图腾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01期

2 岐从文;贵州苗族服饰的源流及其形式美[J];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02期

3 石宗仁;;湖南五溪地区盘瓠文化遗存之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锡标,陈莹静;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图腾崇拜遗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谷因;骆越之“骆”义何在[J];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03期

3 蒋明智;盘瓠出世:一段图腾生育神话解读[J];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昱成;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3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晓宁;演绎与形态:男性首饰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舒向今;;试论怀化高坎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双头犬形陶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瑛瑛;;浅析苗族刺绣艺术中装饰性的构成要素[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2 小佚;;蜡染的文化回归[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6期

3 田景春;;滇东南边疆苗族婚姻习俗探究——以麻栗坡县董干镇马崩村的调查为中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冯妍;谢静;;甘肃洮州“尕娘娘”头饰文化初探[J];艺术设计研究;2011年02期

5 高丽萍;;苗族板凳舞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价值[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6 ;黔中绽放艺术花[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6期

7 ;水鼓舞节[J];东方养生;2011年08期

8 ;三月三民族情人节[J];民族论坛;2011年13期

9 ;带着孩子,我们去乡村寻找年俗[J];家庭之友(佳人);2011年02期

10 藏水蓝;莫多;;大湘西[J];国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家齐;;苗族“接龙”祭典初探[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王泽恩;;苗族生产民俗及其改革[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隆名骥;;苗族反对“舅霸姑婚”论[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黄美椿;;略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头饰[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5 蔡铁民;;惠东妇女头饰辨折——兼与泉、莆妇女头饰比较[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6 苏婷玲;;清代乌拉特蒙古族妇女头饰调查[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范婷婷;;解读新疆维吾尔族头饰孕含的宗教信仰涵义[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正彪;;论水族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调适与价值取向[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9 瞿明安;;中国少数民族媒妁的角色地位[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士高;岑红;;黔西南州旅游发展刍议[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天骄 王新伟;苗族银饰:熠熠生辉的艺术精品[N];经济日报;2010年

2 杨雄;探秘:中国最后一支枪不离身的苗族后裔[N];华东旅游报;2003年

3 大江;永远的贵州苗族姊妹节[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记者 赵婵莉 见习记者 陈桂花;我区将推广12种新款回族头饰[N];华兴时报;2010年

5 徐晓东;马边县政协建议高起点打造苗族风情村[N];四川政协报;2009年

6 黄磊;雷山苗族银匠村[N];西部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杨光明 熊明慧;三穗寨头二月二“祭桥节”[N];贵州民族报;2009年

8 王昌友;苗族人家“打三朝”[N];贵州民族报;2007年

9 记者 张立政 特约记者 彭司进;举办首届吕洞山苗族原生态文化艺术节[N];团结报;2006年

10 杨培德;苗族生态旅游村寨的开发与保护[N];中国贸易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卉芪;论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现代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兴禄;愿傩回归——当代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重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煜鑫;楚雄彝族头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哈力旦·达来提;维吾尔妇女传统头饰文化在都市民俗中的演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龙叶先;苗族刺绣工艺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王晨旭;头饰的历史演变及其传承与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李玉萍;民族文化的表演、创新与传承[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王治;图腾圣宴的遗俗[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王亚力;南方长城与凤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邹烽;旅游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阿荣;鄂尔多斯妇女头饰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文波;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45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945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