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民居建筑与教学模型设计制作探讨
本文选题:丽江市 + 纳西族 ; 参考:《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摘要】:纳西族民居建筑从其外观形态、结构空间、材质取舍、布局形式和装饰艺术元素诸多方面来看融合了汉族、白族、藏族建筑的精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和魅力,是纳西族人勤劳智慧的物态展现。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测量分析,可以得出丽江本土的少数民族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布局形式、结构空间和装饰艺术元素。而纳西族民居建筑在其规模与形制及传承与保护方面独树一帜,建筑文化视觉语言的有效保留,装饰艺术元素的合理借鉴应用,形成了丽江大研古镇纳西族民居建筑区域集中量最大,建筑文化及构件保存最为完整的状态,是世界研究人类文明不可复制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教学模型设计制作把二维的纸制平面图转换成三维模型,通过对色彩、材质、工艺、触感、理念、空间思维等以微缩的比例再现了实体建筑面貌,对学生亲身感受和提高对丽江本土民居建筑结构与装饰性元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Abstract]:The architecture of Naxi folk houses integrates the essence of Han, Bai and Tibetan architec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appearance, structural space, material choice, layout and decorative art elements, thus forming a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charm. Is the Naxi people industrious and intelligent material state of displa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local minority buildings in Lijiang have their own unique architectural layout, structural space and decorative art elements. The architecture of Naxi folk houses is unique in its scale and shape, its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the effective retention of visual language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decorative art elements.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world to study human civilization, which has formed the largest concentration of Naxi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ancient town of Dayan, Lijiang, and the most complete preservation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odel transforms two-dimensional paper plan into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and reappears the physical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in the scale of miniature to color, material, craft, touch, idea, space thinking, etc.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experience and improve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and decorative elements of local houses in Lijiang.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基金】: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丽江本土建筑与教学模型设计制作研究》校级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Y002)
【分类号】:TU25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小舰;;建筑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美术大观;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长根;;三维动漫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科学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2 蒋新立;鲍飞;;科技模型教学让学生在动手中收获喜悦[J];华夏教师;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力;金丽;虎勇;;建筑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魏晓波;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一种新方法──默图法[J];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3 辜义鑫;空间想象能力的组成及培养途径[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军;个性化网络教学模型及实现策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佟永祥;韩永杰;吴滨;;工程实践综合教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7期
3 龚静敏;马鹃;;公路仿真教学模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5期
4 葛昌荣;谈教学模型在机械课程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2002年24期
5 许彦;王鹏;田维通;;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型设计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06期
6 林恩典;;汽车变速器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7 张涛;范金鹏;;基于多Agent的远程教学模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22期
8 张来希;阮文;申晓龙;;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型与应用技术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年06期
9 刘晓云,张佑生,郑淑丽;基于知识的智能化Internet远程教学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傅魁,聂规划,黄俊;基于Agent与XML的网络教学模型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邢田;金翔;侯爱兵;吴明月;范蓬;;应用三维动画技术构建牙体动态教学模型[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洪友廉;;人体动作的计算机模拟和人体教学模型[A];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C];198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陕娟娟;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研究及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D];北京农学院;2015年
2 张瑞平;基于EST的双主教学模型构建与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何磊;一种基于半分布式P2P结构的网络教学模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蔡俊;基于多Agent的网络教学模型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其梅;PBL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型及资源平台的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牛奔;基于WEB智能的E-Learning教学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年
8 金昊;论初中英语翻转教学模型[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71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07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