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的图与言说的图
[Abstract]:Every book has its own life and character, especially the graphic book, which requires more form and material. Reading should have been a pleasure process. Entering another person's perspective, or acquiring the nourishment of knowledge, is sometimes just an incidental product. There is a misunderstanding among many people about graphic and textual books, including those who make books. So we see a large number of graphs and the simple grafting of the text. To be precise, this should be called a graphic modifier: a diagram is just a kind of
【作者单位】: 江苏人民出版社
【分类号】:G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华;;从媒介发展史看图文书的发展[J];中国出版;2007年06期
2 侯灿;《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一书编著经纬[J];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06期
3 李伟国;;图文书的风华年代——上海辞书出版社图文书出版的三大特色[J];出版广角;2001年04期
4 郝建兵;;图文书:是读图还是读书[J];出版参考;2007年25期
5 ;马来西亚的华文书出版[J];出版经济;2000年01期
6 张倩仪;文学与书法:图文书编写技巧实例[J];出版参考;2003年Z3期
7 ;印尼解除禁令 开放华文书刊[J];出版经济;2001年05期
8 吴世灯;美国华文书店见闻录[J];中国编辑;2004年03期
9 杨全强;装修的图与言说的图[J];编辑学刊;2004年03期
10 郑一奇;;图文书的编辑技巧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编辑;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晓芳;图文书卖场专区:设,还是不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2 王璀;好的图文书[N];光明日报;2005年
3 梁前刚;确系大手笔 更是师和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冯威;图文书:别花眼,,挑货真价实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新华社记者 李杨;人文书店[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张永恒;图文书:“读图时代”的宠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毅;美术出版精耕细分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倪敏;图文书追求相得益彰[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9 姜小玲;外国专家沪上把脉 华文书“走出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东;两个城市的故事[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娟;当代图文书启示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崔楠;论当代畅销书的传播现象[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1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44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