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解构及其设计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09:24
【摘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要融入新的时代内涵的任务。依据国家政策与社会发展形式,佛教要始终坚持中国化的方向,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推动佛教事业在新时代里健康发展,使佛教文化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并重新赋予文化意义或者使用场景,使之重新融入现代生活,已经成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以古麓山寺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总结、提炼古麓山寺的视觉图形符号,熟练运用解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古麓山寺的视觉图形符号进行设计转化研究。用解构来审视古麓山寺中的视觉图形符号,并进行设计转化是本文进行的探索性、开放性研究。本文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佛教中有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古麓山寺作为湖南佛教的发源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及研究价值。笔者期望通过对其视觉图形符号解构及设计转化研究吸收传承其艺术精华,为现代设计提供帮助。第二章是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分析。先简要概述了佛教传统视觉图形符号的由来及演变,在对古麓山寺进行详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的分类,并对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三章为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解构方法研究。从解构入手,了解解构的内涵与产生,并对网格分解、异质同构、形变与夸张三个解构方法进行解读与分析。第四章是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设计转化研究。以设计转化导向和理念为原则,以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为元素进行设计实践。实践分为图形与产品两部分。用团寿与莲花,卷草与莲花解构成新的别致图形,并制作产品,祈福卡与六朝松笔筒。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希望在本文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调查与实践研究,丰富理论成果。本文通过对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解构及其设计转化进行的探索,希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赋予现代设计文化底蕴与灵气,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挖掘佛教艺术中的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为设计师提供可复制的可操作的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新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524;B948
【图文】:

壁画,洞穴,图形符号,人面鱼纹


图 2-1 拉斯科洞穴壁画 图 2-2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图片来源:拉斯科国际中心 图片来源:阿尔塔米拉国立博物馆及研究中心同样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也不乏原始人类记录生活的印记,例如我国的半坡遗址,其中发掘出来的人面彩陶鱼纹盆也就是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如图 2-3)。绘制人面鱼纹的图形符号当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美, 而是被当成了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具有简单的记录作用,这就是最具原始意义的图形。就是这些原始时期看似拙劣粗糙的图形符号形成了现代图形符号的原始雏形。图 2-3 人面鱼纹彩陶盆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节 佛教视觉图形符号的由来及其演变

壁画,洞穴,图形符号,人面鱼纹


图 2-1 拉斯科洞穴壁画 图 2-2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图片来源:拉斯科国际中心 图片来源:阿尔塔米拉国立博物馆及研究中心同样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也不乏原始人类记录生活的印记,例如我国的半坡遗址,其中发掘出来的人面彩陶鱼纹盆也就是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如图 2-3)。绘制人面鱼纹的图形符号当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美, 而是被当成了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具有简单的记录作用,这就是最具原始意义的图形。就是这些原始时期看似拙劣粗糙的图形符号形成了现代图形符号的原始雏形。图 2-3 人面鱼纹彩陶盆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节 佛教视觉图形符号的由来及其演变

人面鱼纹,彩陶盆,佛教


图 2-3 人面鱼纹彩陶盆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教视觉图形符号的由来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的异域风格,例如建筑风格,在佛教不断的结合我国国情后用玄学来向众生阐释佛教教僧人所做的语录大量的融入教装饰艺术中的构成基本单来宣传佛教。通过不断的与中终于演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为广泛的应用。佛教视觉图形一篇论文就可以研究透彻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靖远;;国画《麓山寺》[J];大众文艺;2019年16期

2 ;首届全国大学生护鸟营活动启动[J];中华环境;2017年08期

3 刘自力;黄雷;易俊骥;王问学;;麓山寺台湾乳白蚁的危害与高空诱杀法防治[J];中国物业管理;2003年04期

4 黄建华;长沙市麓山寺设计的回顾[J];南方建筑;2001年04期

5 宗务;;长沙麓山寺落实管理体制[J];法音;1985年02期

6 觉愿;;瞻仰古麓山寺[J];法音;1989年09期

7 戒圆;;湖南佛教的发源地——麓山寺[J];法音;1989年10期

8 前人;;麓山寺[J];船山学报;1938年01期

9 褚平川;;麓山寺与僧攀谈(五首)[J];牡丹;2012年02期

10 尚嘉坪;;长沙麓山寺[J];风景名胜;1998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华茵;麓山寺:湖湘第一道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李思辉;寺院免票给商业化当头棒喝[N];光明日报;2013年

3 张海军;浅议长沙窑与佛教之间的关系[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记者 王洁;推进长沙民族宗教事业发展[N];长沙晚报;2010年

5 石言;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N];海南日报;2013年

6 长沙市委宣传部 舒华;长沙文化产业发展刍议[N];湖南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胡兆燕;寺庙景区能否摒弃商业红尘[N];中国财经报;2013年

8 易国祥;“免费”也是一种试金石[N];湖北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邵千恩;古麓山寺视觉图形符号解构及其设计转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肖明亮;麓山寺的历史兴衰及其启示意义[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何丽波;长沙园林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吴晓君;岳麓山的历史记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0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50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f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