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彩色超疏水表面制备
本文关键词:铝基彩色超疏水表面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先用电化学刻蚀在铝表面加工出超疏水性所需的微纳米粗糙结构,再通过直流阳极氧化在微纳米结构表面形成氧化层,并在高锰酸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解着色,最后通过氟硅烷修饰降低表面能后即可获得彩色的铝基超疏水表面。对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及润湿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电解加工时间为4 min时,铝表面颜色较暗,其超疏水性一般,水滴与表面的接触角达到153.1°,滚动角为1°;当电解加工时间为3 min时,铝表面为黄褐色,有较好的疏水性能,水滴与表面的接触角达到157.2°,滚动角为1°。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彩色超疏水表面 电化学刻蚀 电解着色
【分类号】:TG174.4
【正文快照】: 接触角150°、滚动角10°的表面被称为超疏水表面,因其具有特殊的水润湿性,故在自清洁、抗结冰结霜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2]。铝及其合金在航空航天、建筑行业应用广泛,研究人员用电刻蚀、化学刻蚀的方法成功地在铝表面仿生制备出了超疏水表面[3]。制备铝及铝合金基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允芳;蔡锡昌;姜华;;铝型材锰盐电解着色工艺的比较[J];电镀与精饰;2014年01期
2 赖跃坤;陈忠;林昌健;;超疏水表面黏附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4期
3 卢思;姚朝晖;郝鹏飞;傅承诵;;具有微纳结构超疏水表面的槽道减阻特性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景茂;王珊珊;郭超;赵旭辉;左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双向脉冲封闭工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赵景茂;陈胜利;赵旭辉;左禹;;铈盐在电场作用下对LY12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作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8年01期
3 刘圣;耿兴国;周晓峰;吴建华;欧修龙;高鹏;;铝及铝合金表面超疏水协和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8年03期
4 王平;魏晓伟;;多孔型阳极氧化膜的形成机理[J];表面技术;2005年06期
5 徐金来;罗韦因;刘钧泉;;铝及铝合金仿木纹着色技术[J];表面技术;2006年01期
6 王洁;丁毅;徐蔚;王玲玲;;AZ31镁合金表面磷化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2006年02期
7 刘忆;刘凤霞;;工业纯铝硬质阳极氧化的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2006年06期
8 魏坤霞;魏伟;王乃策;;超细晶铝合金化学镀镍研究[J];表面技术;2007年01期
9 左焕然;魏晓伟;;2A12低H_2SO_4浓度的硬质阳极氧化膜结构研究[J];表面技术;2008年03期
10 董晓荣;黄娟;马利民;;腔体类零件的硬质阳极氧化[J];表面技术;2008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曾令可;分形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0年05期
2 刘凤珍,陈焕新;降低结霜速率问题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费千,岳丹婷,吴桂涛,王宝军;空气冷却器表面自由能对其性能的影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4 张国莲,陈廷;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纺织导报;2005年01期
5 吴晓敏,王维城;冷面结霜初始形态的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6 吴晓敏;江航;王维城;;冷面结霜微细观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9期
7 吴晓敏;江航;莫少嘉;王维城;;用分形理论对结霜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12期
8 马玮;金美花;于春玲;廖明义;赵勇;;静电喷涂法制备具有低吸附力的超疏水性聚苯乙烯膜[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10期
9 杜晨光;夏帆;王树涛;王京霞;宋延林;江雷;;仿生智能浸润性表面研究的新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胡杰,刘白玲,汪地强;有机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贤卫;锡盐铝电解着色液再生处理的实践[J];冶金丛刊;2002年06期
2 杨晓燕,颜流水,杜楠,温振东,丁园;用标准加入石墨原子化法测定铝合金电解着色膜中的铜、镍、锡[J];材料保护;2005年06期
3 周蕾玲;丁毅;马立群;;铝合金电解着色技术[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年06期
4 齐少山;;电解着色工艺产品色差产生原因及质量控制[J];铝加工;2011年06期
5 王林山;尚妍;王育红;牛盾;刘常升;;Al-12.7Si-0.7Mg合金锡盐电解着色工艺及膜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2012年05期
6 暨调和;;铝和铝合金的电解着色[J];电镀与精饰;1982年06期
7 陈学忠;;电解着色的6063牌号铝合金的白斑缺陷[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3年05期
8 刘健文;;铝及铝合金电解着色(金、黑、古铜)新工艺通过技术鉴定[J];电镀与精饰;1983年04期
9 刘建文 ,丁玉兰 ,罗坤英;铝和铝合金电解着色(古铜、黑、金)工艺[J];电器新技术;1984年02期
10 吴天材;铝及其合金的电解着色[J];化学世界;198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伟彬;王举荣;苏晋卿;;铝合金建筑型材金黄色电解着色的工艺研究[A];铝型材表面处理及隔热铝型材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延禧;沈曼丽;王建新;宋洪起;;铝及铝合金电解着色膜的色度学研究[A];表面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龚循飞;铝合金多彩电解着色工艺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周多;泡沫铝阳极氧化电解着色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刘冬冬;高硅铝合金锡镍混合盐电解着色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4 张海霞;铝合金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工艺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尚妍;高硅铝合金锡盐电解着色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6 张廷剑;铝硅合金电解着色工艺及耐蚀性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袁翔;建筑铝合金型材着色与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铝基彩色超疏水表面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