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洱茶文化的茶具产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4:16
本文关键词:基于普洱茶文化的茶具产品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云南普洱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云南少数民族区域文化色彩,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一个很有价值的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更加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认真全面的深入研究。茶具作为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及承载着实用性和精神愉悦性的双重物质载体,纵观古今各时代茶具设计都是以体现茶文化而进行设计的,茶具的用器过程同时也是感受和升华茶文化的品饮过程,即“壶添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本论文通过对茶文化以及普洱茶茶文化的分析和梳理,并重点对普洱茶文化以及普洱茶的核心文化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其茶俗,茶艺,茶道以及茶具,总结及分析了普洱茶的茶文化特征、本质内涵以及“真、善、和、怡、敬”的茶道精神。继而提出了“普洱茶茶具的概念”。通过对不同时代茶文化以及茶具产品的分析,结合国内名茶茶文化及相对应的茶具产品以及普洱茶茶具产品分析,得出茶具设计必须要以茶文化为宗旨,依据茶叶茶性进行设计。并总结出了目前普洱茶茶具设计存在的突现问题:即缺乏专业的普洱茶茶具研究机构;茶具产品与普洱茶文化属性的分离;茶具产品对普洱茶文化品牌的迷失。结合普洱茶的文化特性以及产区区域文化特性对普洱茶茶具设计定位进行了分析,普洱茶茶具设计应充分结合云南民族文化,普洱茶产区区域民族文化以及现代人们审美需求为出发点。探讨了傣家土陶,思茅竹材,镇沅黑陶,建水紫陶在普洱茶茶具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了普洱茶的茶艺、茶道以及品饮环境,并对普洱茶茶具产品的造型、材质、色彩、装饰、包装、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本文最后对普洱茶茶具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主要内容为:系统性原则、与普洱茶属性相适应原则、与普洱茶产区区域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原则、契合时代需求原则。
【关键词】:普洱茶文化 茶具产品 分析 民族文化 设计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971;TS972.2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论文选题背景13-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1.3 实践研究现状17
- 1.4 论文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18
- 1.5 论文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8
- 1.6 论文选题的主要研究思路及方法18-21
- 1.6.1 研究的思路18-19
- 1.6.2 研究的主要方法19-21
- 第二章 茶文化及普洱茶文化21-43
- 2.1 茶文化概述21-22
- 2.2 国内外茶文化的发展分析22-26
- 2.2.1 国内茶文化的发展及分析23-24
- 2.2.2 国外茶文化的发展及特点分析24-26
- 2.3 普洱茶概述26-29
- 2.3.1 普洱茶的定义26-27
- 2.3.2 普洱茶的分类27-29
- 2.4 普洱茶文化29-37
- 2.4.1 普洱茶文化的定义29-30
- 2.4.2 普洱茶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30-31
- 2.4.3 普洱茶文化的内涵及核心31
- 2.4.4 普洱茶文化品牌31-32
- 2.4.5 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发展演变32-33
- 2.4.6 普洱茶古诗茶曲和民歌33
- 2.4.7 悠长、质朴的茶马古道33-34
- 2.4.8 普洱茶茶俗及品饮方式34-36
- 2.4.9 普洱茶泡制工艺36-37
- 2.4.10 普洱茶茶具37
- 2.5 普洱茶文化的特征分析37-41
- 2.5.1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38-39
- 2.5.2 品质及加工工艺的针对性39-40
- 2.5.3 茶俗及茶具产品的丰富性40-41
- 2.5.4 茶文化的发展、传承性41
- 2.6 基于普洱茶文化特征的普洱茶茶具概念的形成41-43
- 第三章 普洱茶茶具产品设计现状分析43-59
- 3.1 茶具概述43-48
- 3.1.1 茶具的起源和发展43-47
- 3.1.2 茶具的功能分类47-48
- 3.2 云南少数民族普洱茶茶具产品分析48-50
- 3.3 国内名茶茶具产品分析50-54
- 3.3.1 功夫茶具产品分析50-51
- 3.3.2 龙井茶具产品分析51-52
- 3.3.3 铁观音茶具产品分析52-53
- 3.3.4 功夫、铁观音、龙井茶具的比较分析53-54
- 3.4 目前市场上现有普洱茶茶具产品泡制普洱茶的弊端分析54-55
- 3.5 云南普洱茶茶具产品设计的突现问题55-59
- 3.5.1 缺乏专业的普洱茶茶具产品研究机构55
- 3.5.2 茶具产品与普洱茶产品属性的分离55-57
- 3.5.3 茶具产品对普洱茶品牌文化的迷失57-59
- 第四章 基于普洱茶文化的茶具产品设计定位分析59-77
- 4.1 专业普洱茶茶具产品设计的迫切性分析59
- 4.2 普洱茶茶具产品价值构建分析59-60
- 4.3 普洱茶茶具产品设计定位分析60-63
- 4.3.1 对普洱茶文化的挖掘和传承60
- 4.3.2 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运用60-61
- 4.3.3 对版纳及普洱哈尼族文化的挖掘和再现61-63
- 4.4 相关材料在普洱茶茶具设计中的运用探讨分析63-67
- 4.4.1 傣陶材料的运用探讨分析63-64
- 4.4.2 思茅竹材的运用探讨分析64-65
- 4.4.3 镇沅黑陶材料的运用探讨分析65-66
- 4.4.4 建水紫陶材料的运用探讨分析66-67
- 4.5 普洱茶茶艺茶道分析67-69
- 4.5.1 普洱茶茶艺分析67-68
- 4.5.2 普洱茶茶道分析68-69
- 4.6 普洱茶的饮茶行为和方式分析69-70
- 4.7 普洱茶的饮用环境分析70-71
- 4.8 普洱茶茶具的物质与文化载体分析71-77
- 4.8.1 普洱茶茶具的造型分析71-73
- 4.8.2 普洱茶茶具的装饰分析73-74
- 4.8.3 普洱茶茶具的包装分析74-75
- 4.8.4 普洱茶茶具的其它要素分析75-77
- 第五章 基于普洱茶文化的茶具产品设计原则及作品分析77-89
- 5.1 系统性原则77-80
- 5.1.1 系统性原则中普洱茶茶具功能实用性的构建分析77-78
- 5.1.2 系统性原则中普洱茶茶具艺术审美性的构建分析78-80
- 5.2 与普洱茶属性相适应原则80-81
- 5.3 与普洱茶产区民族区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原则81-84
- 5.4 契合时代需求原则84
- 5.5 基于普洱茶文化的茶具产品设计实践及作品分析84-8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9-93
- 6.1 结论89-90
- 6.2 展望90
- 6.3 论文不足90-93
- 致谢93-95
- 参考文献95-99
- 附录 研究生期间所获成果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俊,陈文品,白文祥;普洱茶发展历史三阶段[J];中国茶叶;2004年01期
2 张苏波,曾德生;茶与茶具[J];蚕桑茶叶通讯;2003年04期
3 张稚秀 ,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年02期
4 邓丽萍;;梯田文化与哈尼族服饰[J];饰;2007年03期
5 冯林,孙晓兰;论当代审美需求下的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4年04期
6 徐玉玲,程红璞;日用陶瓷产品的人性化设计[J];唐山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肖柏元;杨阳;;日用陶瓷设计的现代审美需求分析[J];前沿;2013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明德;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黄旭曦;我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联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杨钦;中国古代茶具设计的发展演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普洱茶文化的茶具产品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