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16:53
   畲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主要聚居于华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畲族服饰不仅是畲族人民遮体御寒的生活必需品,还是畲族人文精神和民族审美的集中体现,也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统观畲族服饰文化逾千年变迁,不仅能领略到形态丰富?精美绚丽的民族艺术,体验到随山散处、生态自然的游耕生产生活方式,还能发现闽越土著百越族群和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对畲族的渗透影响。探究畲族服饰文化的演进脉络和规律可以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供理论借鉴。本研究以畲族服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及纺织科学技术等学科的研究视角、方法和成果,在文献考据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实物分析,梳理了畲族传统服饰形制类型及染色工艺,考据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畲族服饰的文化变迁历程,进而构建了畲族服饰文化生态系统的关系模型,以生态后现代的理念观照其内在价值,探索畲族服饰在当代的传承发展路径。在文献考据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空间的维度对覆盖畲族人口超过90%的浙闽徽黔粤赣六省一百多个市县的畲族传统服饰形制进行梳理,将其按形制归纳为目前最为完整的14种类型:浙江省的景宁式?丽水式?平阳式、泰顺式,福建省的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罗源式、延平式、顺昌式、光泽式和漳平式,江西樟坪式和贵州六堡式。并运用艺术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从色彩、材质、图案、造型和配饰五个方面对畲族服饰艺术特点作整体性的研究,将其艺术特征总结为:青蓝为基,多彩点缀;麻棉为主,丝草俱辅;花草为多,边缘适合;凤冠为识,地方变异;银饰为盛,巧织惠裁。提出畲族在历史上的迁徙和族间影响并不仅仅是递进式的,而极有可能是阶梯式和回溯式的。本研究通过对华东地区畲族传统染整技艺及相关植物进行调查梳理,对13种畲族染色植物进行了民族植物学编目,并对植物中的染色色素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其色素种类覆盖吲哚类?类胡萝卜类?类黄酮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等品类。进而研究畲族最具代表性的靛蓝染色的机理和方法,判定畲族染蓝多用发酵法还原染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DAD-Q-TOF-MS)分析畲族文物中的蓝色染料,通过鉴别其中的合成靛蓝和天然靛蓝可知清末时丽水地区可能兼用合成靛蓝染料和天然靛蓝染料;民国时期景宁地区化工染料染色纱线可能已进入民间;新中国成立初期景宁地区畲族可能仍延续使用植物染料。以古代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本研究梳理了汉唐至清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并归纳其发展阶段为原始时期(汉唐)?多源融合时期(宋元)?流徙从简时期(明)和涵化成型时期(清)4个时期。借鉴文化变迁理论,通过分析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解读畲族古代服饰文化变迁的动因为引起服饰演变和促使服饰传承两方面因素。其中演变因素又可分为生物因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工艺发展因素、文化传播因素、心理因素等;传承因素则主要集中在民族信仰因素和民族性格因素两方面。民族服饰的演变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及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本研究以畲族主要聚居地浙闽粤赣地区的代表性服饰为例,梳理近代畲族服饰形制及变迁,发现其发展历程表现出对主流服饰文化的趋从,在此基础上探究畲族服饰所承载的地理、社会、经济、历史、政治等各方面的文化信息为:分域成型,城山为界;技术依赖,弱势趋从;宗教等级,家族伦理;一脉相承,蛰伏汉化。通过对现代畲族服饰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发现现代畲族服饰发展出激变、简化、稳进、采借、嫁接和消隐等态势并存的多元化格局。这一过程反映了畲族人民经济水平?文化程度?政治地位等各方面的提升,也透露出文化全球化冲击之下保持自身文化根基的隐忧。通过自2010年到2016年5次畲族服饰文化现状问卷调查所收集起来的279份数据,本研究对畲族服饰文化现状的国内外反馈差异?民族学校传承现状?城乡差异和年龄性别差异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畲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穿着畲服的情况很不普遍;畲服的穿着场合与传统民俗事项联系并不紧密;相比畲族服饰,青少年明显倾向现代服饰;在大多数受访者心目中,畲族服饰突出彰显的是以其身份认知功能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特征;各地普遍认可程度较高的畲族服饰的代表性特点是“彩线绣花”和“凤凰髻”;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传统畲族服饰文化对于当下畲族的作用是积极的;年龄越大?居住地越靠近乡村的畲民越是坚持捍卫传统。本研究将服饰文化置于生态文化系统的坐标下,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畲族服饰文化及其内在关系进行细分研究,构建出畲族服饰文化生态系统的关系模型,指出其内核为“忠勇后裔”的信仰观、“平等尊重”的社会观和“物我为一”的自然观。继而探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畲族服饰文化变迁的动因是与畲族传统思维范式相悖的机械主义的自然观?单面性的男性精神及经济主义思想等。最后以生态后现代的视角观照畲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可知,需要以有机整体观、内在和谐观和尊重和关心生命共同体的文化对待畲族服饰传承,实现知识信息社会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双赢。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S941.742.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1 研究理论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畲族服饰类型及特征
    2.1 畲族服饰形制类型
        2.1.1 景宁式
        2.1.2 丽水式
        2.1.3 平阳式
        2.1.4 泰顺式
        2.1.5 福鼎式
        2.1.6 霞浦式
        2.1.7 福安式
        2.1.8 罗源式
        2.1.9 延平式
        2.1.10 顺昌式
        2.1.11 光泽式
        2.1.12 漳平式
        2.1.13 樟坪式
        2.1.14 六堡式
    2.2 畲族服饰艺术特征
        2.2.1 色彩——青蓝为基多彩点缀
        2.2.2 材质——麻棉为主丝草俱辅
        2.2.3 图案——花草为多边缘适合
        2.2.4 造型——凤冠为识地方变异
        2.2.5 配饰——银饰为盛巧织惠裁
    2.3 小结
第三章 畲族服饰的传统染色技艺
    3.1 畲族服饰传统染色的植物原料
        3.1.1 畲族服饰传统染色的植物
        3.1.2 畲族服饰染色色素
    3.2 畲族蓝染
        3.2.1 畲族蓝染机理
        3.2.2 靛蓝的传统染色方法
    3.3 畲族服饰中染料的分析——以靛蓝为例
        3.3.1 实验部分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
    4.1 古代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历程
        4.1.1 原始时期
        4.1.2 多源融合时期
        4.1.3 流徙从简时期
        4.1.4 涵化成型时期
    4.2 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古代畲族服饰变迁动因
        4.2.1 古代畲族服饰的演变因素
        4.2.2 古代畲族服饰的传承因素
    4.3 近代畲族服饰形制
        4.3.1 近代丽水地区畲族服饰形制
        4.3.2 近代福州地区畲族服饰形制
        4.3.3 近代江西地区畲族服饰形制
        4.3.4 近代广东地区畲族服饰形制
    4.4 近代畲族服饰文化
        4.4.1 分域成型城山为界
        4.4.2 技术依赖弱势趋从
        4.4.3 宗教等级家族伦理
        4.4.4 一脉相承蛰伏汉化
    4.5 现代畲族服饰文化变迁
        4.5.1 激变
        4.5.2 简化
        4.5.3 稳进
        4.5.4 采借
        4.5.5 嫁接
        4.5.6 消隐
    4.6 小结
第五章 畲族服饰文化传承现状调查与分析
    5.1 国内外反馈差异的调查分析
        5.1.1 调查样本背景及特征
        5.1.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5.1.3 调查结论
    5.2 民族学校传承现状的调查分析
        5.2.1 调查样本特征及背景
        5.2.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5.2.3 调查结论
    5.3 城乡差异的调查分析
        5.3.1 调查样本背景及特征
        5.3.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5.3.3 调查结论
    5.4 年龄性别差异的调查分析
        5.4.1 调查样本背景及特征
        5.4.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5.4.3 调查结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畲族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传承
    6.1 畲族服饰文化生态系统
        6.1.1 基于扎根理论的畲族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建构
        6.1.2 畲族服饰文化生态系统的内核——观照世界的思维范式
    6.2 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畲族服饰文化变迁的动因
        6.2.1 机械主义的自然观——现代性的源头
        6.2.2 单面性的男性精神——现代性的强权意识
        6.2.3 经济主义思想——现代性的片面人生观
    6.3 生态后现代主义视阈下民族服饰文化传承
        6.3.1 有机整体和内在和谐的观念
        6.3.2 尊重和关心生命共同体的文化
        6.3.3 知识信息社会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双赢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著
附录2 畲族头饰梳妆过程
附录3 畲族服饰文化现状及发展动态调查问卷
附录4 畲族服饰文化原始语句初始编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凤;余志成;;采用3种光谱技术鉴别天然靛蓝染色蚕丝织物[J];蚕业科学;2015年06期

2 丁笑君;邹楚杭;陈敬玉;邹奉元;;畲族服装特征提取及其分布[J];纺织学报;2015年07期

3 陈敬玉;;畲族服饰地区分异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嬗变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年03期

4 陈栩;;台湾排湾族与福建畲族盛装服饰比较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5 刘剑;陈克;周旸;赵丰;彭志勤;胡智文;;微型光纤光谱技术在植物染料鉴别与光照色牢度评估中的应用[J];纺织学报;2014年06期

6 陈敬玉;;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畲族服饰调查研究[J];丝绸;2013年02期

7 曾祥慧;;贵州畲族“凤凰衣”的文化考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04期

8 何孝辉;;浙江畲族80年文化变迁——《浙江景宁县敕木山畲民调查记》回访调查[J];丽水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雷敏霞;雷冰帆;;畲族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探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汪洋;;畲族传统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泽明;传承与涵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嘉楠;基于眼动实验的畲族服饰特征提取与识别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俞敏;近现代福建地区汉、畲族传统妇女服饰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上官紫淇;论福建畲族传统服饰艺术及文化内涵[D];山西大学;2008年

4 程志波;薯莨色素的提取及对棉和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董波;从东家人到畲族[D];厦门大学;2008年

6 吕婉菀;民国时期浙江省公路建设研究(1916-1937)[D];浙江大学;2007年

7 龚任界;霞浦畲族服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3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873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