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民居建筑风格与内涵的异同——以赣南客家围屋和徽派民居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09 20:35
赣南客家围屋与徽派民居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民居建筑,二者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文章从历史发展、规划选址、建筑特点与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二者异同,进一步了解客家围屋与徽派民居的建筑风格与文化特性,总结未来民居建筑设计与发展的启示,为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提供思路。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二楼小窗
0 艺术装饰
徽派民居空间布局以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为主,围合院落内的单体建筑之间通常通过廊道来联系,以高宅、深井、大厅为空间结构特点,俗称“高墙深院”。平面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布,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明两暗,中为明间厅堂,两侧为暗间厢房。作为徽派民居的核心构造元素,天井常以一户一天井,或一进一天井布置,用以采光通风(图3)。为防盗,建造高度2~3米的围墙,且一层对外不开窗,二楼小窗朝外开,称“瞭望孔”(图4)。天井两侧也可各建廊房,再配建以厨房等附属用房和畜圈、厕所等,厨房外大都有一个小院落,可堆放柴禾等。图4 二楼小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J]. 沈怡奇,解丽君. 美与时代(上). 2018(09)
[2]赣南客家围屋之发生、发展与消失[J]. 万幼楠. 南方文物. 2001(04)
硕士论文
[1]赣南客家围屋的民俗文化研究[D]. 宁峰.辽宁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67353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二楼小窗
0 艺术装饰
徽派民居空间布局以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为主,围合院落内的单体建筑之间通常通过廊道来联系,以高宅、深井、大厅为空间结构特点,俗称“高墙深院”。平面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布,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明两暗,中为明间厅堂,两侧为暗间厢房。作为徽派民居的核心构造元素,天井常以一户一天井,或一进一天井布置,用以采光通风(图3)。为防盗,建造高度2~3米的围墙,且一层对外不开窗,二楼小窗朝外开,称“瞭望孔”(图4)。天井两侧也可各建廊房,再配建以厨房等附属用房和畜圈、厕所等,厨房外大都有一个小院落,可堆放柴禾等。图4 二楼小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J]. 沈怡奇,解丽君. 美与时代(上). 2018(09)
[2]赣南客家围屋之发生、发展与消失[J]. 万幼楠. 南方文物. 2001(04)
硕士论文
[1]赣南客家围屋的民俗文化研究[D]. 宁峰.辽宁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67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96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