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鹤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14:41
自新石器时代鹤图像便已出现,商周至秦汉鹤图像不断发展演变,唐宋、明清时继而不衰。两汉时神仙思想的影响和吉祥愿望的追求,使得鹤图像的应用愈加广泛,象征意义更为丰富,成为地位仅次于凤的吉祥禽鸟图像。在各类古代典籍中均有关于鹤的记载,其意象也频繁出现于诗词,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以朝代更替的顺序探究鹤图像在各时期的特征和演变,找寻它在器物、服饰、建筑、绘画中的踪迹及形态多样性。在历史的长河中,鹤由自然物到人格化、神化、艺术化并趋于大众化,既互相区别、又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现象,是任何一个以自然物为依托的文化现象所不可比拟的。人们虽对鹤的部分象征意义如长寿、吉祥等耳熟能详,但许多研究者并未将焦点聚于其源流的追溯和吉祥图案的界定上,其形态结构和纹饰内容更是十分精彩,呈现出多变的艺术效果,丰富的造型和造型背后的精神追求也是解读各个时期艺术表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鹤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别具一格,更在人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人们对不死之身渴望的载体,对忠贞爱情、高尚品德的希冀,以及幸福祥瑞的象征。在浩瀚历史中,鹤依然昂首而立、翩翩而翔,深受喜爱至今。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鹤腿骨笛
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指出:“阎村遗址面积约 25000 平约 1-3 米。1964 年以来不断出土瓮棺葬、白衣彩陶、石斧、石铲、骨陶片。1978 年 11 月间,当地社员挖出了十一座瓮棺葬,还有一些瓮棺图 1-2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用途大致可艺术品四大,皆为浅褐色玉阴线饰弯颈鹤薄片,使、厚 0.2 厘米,长颈弯曲,呈俯首站立颈足各有一小孔。另一件高 12 厘米、厚玉器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在工艺特点和流畅与稚拙,可谓巧夺天工。除了美观实图 1-3 玉鹤配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希腊与商周青铜艺术比较[J]. 严燕,周倩. 美术教育研究. 2016(21)
[2]贾湖遗址发掘成果丰硕 骨笛研究国际影响极高——张居中教授访谈录[J]. 万辅彬,张居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3]馆藏清代飞鹤官服补子鉴赏[J]. 张雅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11)
[4]西安凤栖原唐郭仲文墓发掘简报[J]. 郭永淇,杨军凯,辛龙,王志宏,罗旋,张振鹏,王啸啸,宋俊荣,张明惠,王磊,党晓婷,关琳,李明亮,李洪涛,杨洁. 文物. 2012(10)
[5]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形式、风格的来源分析[J]. 郑以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0(02)
[6]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鹤与鹤文化[J]. 陈志贵. 理论观察. 2004(06)
[7]《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J]. 刘毓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8]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J]. 井增利,王小蒙. 考古与文物. 1997(04)
[9]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新释[J]. 彭景元. 江汉考古. 1987(01)
[10]《鹭鱼石斧图》考[J]. 牛济普. 中原文物. 1985(01)
博士论文
[1]汉画像石棺及其神仙信仰研究[D]. 刘雨茂.山东大学 2012
[2]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苏州大学 2011
[3]秦始皇陵考古中有关产地问题的核分析技术研究[D]. 赵维娟.郑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清末织绣品上寿纹装饰纹样研究[D]. 宋春会.北京服装学院 2017
[2]《鹳鱼石斧图》图像研究[D]. 黄冉.江苏大学 2016
[3]陕西地区秦汉云纹、动物纹瓦当纹样研究[D]. 毛磊.郑州大学 2014
[4]中国鹤文化的图形化表现[D]. 邱杰斐.重庆大学 2013
[5]明嘉靖时期陶瓷鹤纹的艺术特征研究[D]. 江婷芳.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3
[6]《诗经》鸟意象研究[D]. 曹志亮.山东师范大学 2012
[7]唐宋鹤诗词研究[D]. 陈阳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诗经》《楚辞》中鸟意象的文化透视[D]. 张燕.四川师范大学 2010
[9]明清徽州古建筑彩画艺术研究[D]. 黄成.苏州大学 2009
[10]浅析战国、秦汉云纹瓦当之艺术特色[D]. 苟爱萍.西安美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514092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鹤腿骨笛
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指出:“阎村遗址面积约 25000 平约 1-3 米。1964 年以来不断出土瓮棺葬、白衣彩陶、石斧、石铲、骨陶片。1978 年 11 月间,当地社员挖出了十一座瓮棺葬,还有一些瓮棺图 1-2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用途大致可艺术品四大,皆为浅褐色玉阴线饰弯颈鹤薄片,使、厚 0.2 厘米,长颈弯曲,呈俯首站立颈足各有一小孔。另一件高 12 厘米、厚玉器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在工艺特点和流畅与稚拙,可谓巧夺天工。除了美观实图 1-3 玉鹤配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希腊与商周青铜艺术比较[J]. 严燕,周倩. 美术教育研究. 2016(21)
[2]贾湖遗址发掘成果丰硕 骨笛研究国际影响极高——张居中教授访谈录[J]. 万辅彬,张居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3]馆藏清代飞鹤官服补子鉴赏[J]. 张雅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11)
[4]西安凤栖原唐郭仲文墓发掘简报[J]. 郭永淇,杨军凯,辛龙,王志宏,罗旋,张振鹏,王啸啸,宋俊荣,张明惠,王磊,党晓婷,关琳,李明亮,李洪涛,杨洁. 文物. 2012(10)
[5]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形式、风格的来源分析[J]. 郑以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0(02)
[6]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鹤与鹤文化[J]. 陈志贵. 理论观察. 2004(06)
[7]《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J]. 刘毓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8]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J]. 井增利,王小蒙. 考古与文物. 1997(04)
[9]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新释[J]. 彭景元. 江汉考古. 1987(01)
[10]《鹭鱼石斧图》考[J]. 牛济普. 中原文物. 1985(01)
博士论文
[1]汉画像石棺及其神仙信仰研究[D]. 刘雨茂.山东大学 2012
[2]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苏州大学 2011
[3]秦始皇陵考古中有关产地问题的核分析技术研究[D]. 赵维娟.郑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清末织绣品上寿纹装饰纹样研究[D]. 宋春会.北京服装学院 2017
[2]《鹳鱼石斧图》图像研究[D]. 黄冉.江苏大学 2016
[3]陕西地区秦汉云纹、动物纹瓦当纹样研究[D]. 毛磊.郑州大学 2014
[4]中国鹤文化的图形化表现[D]. 邱杰斐.重庆大学 2013
[5]明嘉靖时期陶瓷鹤纹的艺术特征研究[D]. 江婷芳.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3
[6]《诗经》鸟意象研究[D]. 曹志亮.山东师范大学 2012
[7]唐宋鹤诗词研究[D]. 陈阳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诗经》《楚辞》中鸟意象的文化透视[D]. 张燕.四川师范大学 2010
[9]明清徽州古建筑彩画艺术研究[D]. 黄成.苏州大学 2009
[10]浅析战国、秦汉云纹瓦当之艺术特色[D]. 苟爱萍.西安美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514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51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