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浙南蓝夹缬研究及其在服饰品上的创新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09 11:12

  本文关键词:浙南蓝夹缬研究及其在服饰品上的创新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夹缬 浙南蓝夹缬 工艺 纹样 服饰品 创新应用


【摘要】:浙南蓝夹缬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曾经是浙南地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体现了浙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人情,展现了手工艺的温馨和人文情怀。其包含三种工艺,分别是制靛工艺、雕版工艺和印染工艺。印染完成后的布料呈现蓝白两色,主要用以制作被面等生活用品。其纹样具有多样的题材、独特的造型、丰富的布局结构。现今,蕴含着浓浓人情味的浙南蓝夹缬却在现代化潮流中承受着巨大考验,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为了使古老的浙南蓝夹缬融入今天的生活,传承浙南蓝夹缬的人文关爱,使其适应今天的生活,就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应用。本文以田野考察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著作,从浙南蓝夹缬的地域背景开始,分析三种工艺之间的关系、各工艺步骤和工艺的传承现状;从组成、题材、布局、色彩、形式美、文化内涵六个方面探究其纹样,分析了纹样的组成部分、题材和形式美,整理和剖析了纹样的布局结构,探讨了蓝白两色的文化基础和纹样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另外,分析了浙南蓝夹缬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以及其在服饰品领域创新应用的可操作性,并且从理论角度分印染织物、工艺、纹样、色彩四个方面解析其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方法。最后,在浙南蓝夹缬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从服装的色彩、造型、纹样装饰、面料和工艺五个方面进行浙南蓝夹缬在服装上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夹缬 浙南蓝夹缬 工艺 纹样 服饰品 创新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S94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理论和实践意义10
  • 1.3 概念界定10-11
  • 1.3.1 浙南地区10-11
  • 1.3.2 浙南蓝夹缬11
  • 1.4 研究现状11-13
  • 1.5 研究方法13-14
  • 第2章 浙南蓝夹缬概况14-26
  • 2.1 夹缬的起源与发展14-17
  • 2.2 浙南蓝夹缬背景17-24
  • 2.2.1 浙南地区的自然环境17-18
  • 2.2.2 浙南地区的民间习俗18-22
  • 2.2.2.1 生产习俗18-19
  • 2.2.2.2 消费生活民俗19-20
  • 2.2.2.3 被褥嫁妆的婚嫁习俗20-21
  • 2.2.2.4 喜爱地方戏的娱乐习俗21-22
  • 2.2.3 浙南地区的民间工艺22-24
  • 2.2.3.1 织染绣工艺22-24
  • 2.2.3.2 雕刻工艺24
  • 2.3 小结24-26
  • 第3章 浙南蓝夹缬工艺分析26-46
  • 3.1 制靛工艺27-33
  • 3.2 雕版工艺33-38
  • 3.3 印染工艺38-43
  • 3.4 小结43-46
  • 第4章 浙南蓝夹缬纹样分析46-72
  • 4.1 纹样的组成47-48
  • 4.2 纹样的题材48-54
  • 4.2.1 人物纹样48-50
  • 4.2.2 动物纹样50-51
  • 4.2.3 植物纹样51-52
  • 4.2.4 几何纹样52-53
  • 4.2.5 其他纹样53-54
  • 4.3 纹样的布局54-61
  • 4.4 纹样的色彩61-63
  • 4.5 纹样的形式美63-67
  • 4.6 纹样的文化内涵67-71
  • 4.7 小结71-72
  • 第5章 浙南蓝夹缬在服饰品上的创新应用72-87
  • 5.1 浙南蓝夹缬保护与传承的现状72-74
  • 5.2 浙南蓝夹缬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74-86
  • 5.2.1 浙南蓝夹缬在服饰品领域创新应用的可操作性75-76
  • 5.2.2 浙南蓝夹缬的印染织物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76-77
  • 5.2.3 浙南蓝夹缬的工艺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77-80
  • 5.2.4 浙南蓝夹缬的纹样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80-84
  • 5.2.5 浙南蓝夹缬的色彩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84-86
  • 5.3 小结86-87
  • 第6章 综合创新探索——毕设应用87-104
  • 6.1 灵感来源87-93
  • 6.2 设计探索93-100
  • 6.2.1 造型的探索93-94
  • 6.2.2 纹样装饰的探索94-98
  • 6.2.3 色彩的探索98-100
  • 6.2.4 工艺的探索100
  • 6.3 设计成稿100-103
  • 6.4 小结103-104
  • 结论104-105
  • 参考文献105-10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9-110
  • 致谢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萍;张琴;;风中的蓝夹缬[J];中华手工;2011年10期

2 赵丰;夹缬[J];丝绸;1991年Z1期

3 陈聿强;“夹缬”──兼有孔、凹二种版型特征的我国古代印染技术[J];丝网印刷;1999年06期

4 杨思好;萧云集;;古韵悠悠话夹缬[J];浙江画报;2007年12期

5 吴元新;吴灵姝;;传统夹缬的工艺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4期

6 栾龙威;;论温州苍南蓝夹缬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2年11期

7 吴青;;温州夹缬艺术创新性应用的策略与途径研究[J];轻工科技;2012年12期

8 ;跨越千年的夹缬记忆[J];科学之友(上半月);2014年05期

9 ;夹缬布上的别样风情[J];科学之友(上半月);2014年05期

10 郝丽霞;;一个人的夹缬路[J];科学之友(上半月);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潘秀慧;夹缬再次申报“国遗”[N];温州日报;2006年

2 张琴;蓝夹缬之恋[N];温州日报;2006年

3 宋兆麟;蓝夹缬“申遗”中的学术和道义缺失[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黄之宏;夹缬艺人试水产业化传承[N];温州日报;2009年

5 陈兴昌;拯救流淌千年的锦绣余韵[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见习记者 杨世朋;蓝夹缬博物馆有两个国内首创[N];温州日报;2010年

7 丁东亚;盛唐及其后的色彩[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8 陈后强;苍南夹缬印染工艺的前世今生[N];中国包装报;2011年

9 张琴;木版印花的遗存——蓝夹缬[N];中国文物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婷 实习生 池勤艳;夹缬:印染“活化石”[N];浙江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峰;夹缬手工艺的数字化模拟与保护[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2 丁阳;论浙南夹缬的现状与传承发展[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凡凡;浙南蓝夹缬研究及其在服饰品上的创新应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4 朱蕾;夹缬图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4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644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