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花鼓戏“音准”特点对视唱练耳教学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传统花鼓戏“音准”特点对视唱练耳教学的启示
【摘要】: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在教学内容中就出现了视唱练耳教学,尤其在学堂乐歌之后,西方音乐教学模式被大量地引入中国音乐教育之中。受“西方中心论”影响,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采取了全盘西化的教学模式。花鼓戏为湖南地方小戏,其中的特性音和装饰音训练与西方音准训练有所不同。所以本文拟以花鼓戏为例,以其“音准”训练方式来探寻中国传统音乐音准训练之标准以期对我国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之发展方向提供建设性参考。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人物访谈法、实践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内容上将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我国视唱练耳发展沿革及教学概况,分析分析传统音乐教学在当前我国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比重;第二部分对花鼓戏“音准”的训练方法进行探究,主要采用对花鼓戏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征音训练的研究以及花鼓戏音准训练与乐队相融合的研究来探索花鼓戏的“音准”训练特点;第三部分分析花鼓戏“音准”训练对我国视唱练耳教学的启示,探索新的视唱练耳“音准”训练方法。本文拟通过对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的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国视唱练耳“音准”的教学方式,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我国视唱练耳学科多元化发展,争取对当代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改进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 花鼓戏 教学方式 传统音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3.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5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1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1-13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4
- 五、论文研究框架14-15
- 第一章 我国视唱练耳教学概况15-21
- 第一节 我国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沿革15-17
- 一、“西学东渐”—初传入时期15-16
- 二、“多元一统”—发展时期16
- 三、“反思改良”—当代教学时期16-17
- 第二节 我国视唱练耳常用“音准”教学方式17-21
- 一、高考类“音准”教学方式17-18
- 二、音乐院校类“音准”教学方式18-20
- 三、专业团体“音准”教学方式20-21
- 第二章 花鼓戏“音准”特点及训练方式21-34
- 第一节 “谱简腔繁”下的“口传心授”21-22
- 一、大课群体训练21
- 二、小课单独训练21-22
- 三、花鼓剧团训练22
- 第二节 花鼓戏的特征音与典型装饰音及其训练方式22-30
- 一、花鼓戏中的特性音与典型装饰音22-24
- 二、花鼓戏中的特性音与典型装饰音的训练方式24-30
- 第三节 花鼓戏伴奏乐队之定音标准及唱奏相融之要点30-34
- 一、花鼓戏伴奏乐队之定音标准30-31
- 二、花鼓戏伴奏乐队唱奏相融之要点31-34
- 第三章 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对当代视唱练耳教学的启示34-51
- 第一节 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融入视唱练耳之教学目标34-37
- 一、知识角度34-35
- 二、教学角度35-36
- 三、思想内涵角度36-37
- 第二节 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融入视唱练耳之教学途径37-40
- 一、增加练声练习,,奠定良好音准基础37-39
- 二、走进实际生活,贴近传统音准训练39
- 三、聆听影音资料,培养良好音准记忆39-40
- 第三节 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融入视唱练耳之教学内容40-43
- 一、增加花鼓戏音乐内容40-41
- 二、增加乐律学内容41-43
- 第四节 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融入视唱练耳之教学方式43-46
- 一、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与西方音乐教学方法的差异43
- 二、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融入视唱练耳教学方式探究43-46
- 第五节 花鼓戏“音准”训练方法融入视唱练耳之教学评价46-49
- 一、增加教学评价内容46-47
- 二、增加教学评价方式47-49
- 第六节 花鼓戏“音准”训练引入视唱练耳课堂的作用49-51
- 一、对民族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作用49-50
- 二、对民族教育文化价值的传承作用50-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55-56
- 附录56-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国;关于音教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彭丽;山东省第一届视唱练耳教学研讨会综述[J];齐鲁艺苑;2002年01期
3 孙家国;视唱练耳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建构[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吕军辉;视唱练耳教学漫谈[J];艺术探索;2003年06期
5 苏美兰;;视唱练耳教学漫谈[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林松源;"扩招"后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杨帆;构建新疆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本土化”内容[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何丽莎;;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之声;2004年01期
9 欧阳绍清;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鞠芳;法国视唱练耳教学给我们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德君;;自创旋律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善探究[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张继农;;利用现有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尝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孙强;;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刘立波;;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性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刘琨;;论强化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师范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晓航;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心得[N];音乐周报;2008年
2 实习生 张洁;云艺举行首届视唱练耳教学实践音乐会[N];云南日报;2008年
3 沈丘北郊职高 程香丽;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N];周口日报;2009年
4 尹熙洙;民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N];音乐周报;2006年
5 于淼淼;多媒体扩展高师视唱练耳教学[N];音乐周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红华;教育发展新视野下对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转型的探索[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王丁丁;谈实际作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陈希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数字化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海敏;高师视唱练耳教学评价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晶;发展性视唱练耳教学评价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成来;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7 朱保铮;任务型视唱练耳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景文辉;民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特殊性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9 黄烁;爵士乐素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选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10 马霜;宁夏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802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0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