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冬季住宅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重庆地区冬季住宅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住宅室内环境由于功能复杂,不同房间污染物影响因素也不相同。为调查住宅不同房间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和污染物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通过大问卷与小问卷加实测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不同房间的环境因素,评价了室内空气品质,探析了可能影响住宅室内污染物浓度水平的环境因素,从而指导用户趋利避害,更好的改善污染环境。大问卷调研重庆主城九区,共发放2200份问卷,回收1624份问卷,有效问卷1536份。通过对基本情况(14问)的初步分析与筛选,得出住宅形式、住宅面积、装修年代和家庭成员每天吸烟数在整体上对客厅(9问)、卧室(7问)、厨房(9问)不同房间室内环境因素分布影响较大(P≤0.05,Pearson卡方检验),采用SPSS19.0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结果发现:客厅和卧室热湿环境、客厅和卧室通风环境,厨房的通风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采用SPSS19.0二元Logistic分析方法健康关联结果发现,冬天经常冷得睡不着吗、白天客厅光线怎样、关着门窗也常听到室内外声音振动睡不着吗、夏天经常关门窗不开空调电风扇睡觉吗、排油烟机的效果好不好、厨房异味严重吗六个因素仍与健康有显著性关系。入户实测分析了50户小区住宅室内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PM2.5等室内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与典型住宅室内环境因素的关系,采用SPSS19.曼-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数学分析方法,将污染物实测数据与问卷问题结合分析,结果发现:热湿环境、装修条件、通风条件能够明显甲醛浓度水平;建筑外空气污染情况(200m)、装修材料、使用化学用品能够明显影响苯系物的浓度水平;建筑外空气污染情况(200m)、相对湿度、和厨房清洁能够明显影响PM2.5浓度水平。客观评价采用空气综合指数法得出不同房间污染等级不同;颗粒物等级划分得出本次调研用户厨房PM2.5大部分处于重度污染等级。主观评价室内各环境的评价集中在适中与好评价等级,调研用户对住宅的热湿环境和声光环境不满意率偏高,因此建议用户针对不同功能房间要区别治理污染的理念,针对不同房间特点进行改善:客厅侧重减少吸烟数、室外新风过滤和减少化学用品的使用;卧室侧重改善热湿环境、装修精简、合理声光条件;厨房侧重清洁习惯。
【关键词】:住宅 室内环境 空气品质评价 影响因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834.8;X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8-9
- 1.2 住宅建筑室内空气品质9-12
- 1.2.1 住宅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特点9-10
- 1.2.2 国内外室内空气品质现状10-12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6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1.3.2 研究内容12-13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6
- 2 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的理论基础16-34
- 2.1 住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16-25
- 2.1.1 建筑周边环境16-18
- 2.1.2 热湿环境18-20
- 2.1.3 污染源源强20-22
- 2.1.4 通风条件22-23
- 2.1.5 人员行为习惯23-25
- 2.2 室内空气污染物毒理学与健康25-29
- 2.2.1 甲醛25-26
- 2.2.2 VOCs26-27
- 2.2.3 PM2.527-28
- 2.2.4 CO228-29
- 2.3 住宅建筑室内空气品质评价29-34
- 2.3.1 综合指数法29-30
- 2.3.2 模糊评价法30-31
- 2.3.3 灰色理论系统31-34
- 3 大样本问卷调研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34-52
- 3.1 问卷调查34-36
- 3.1.1 问卷的设计34
- 3.1.1 问卷发放与收集34-36
- 3.2 数据处理方法36-38
- 3.3 大样本问卷调研结果38-52
- 3.3.1 基本属性38-47
- 3.3.2 健康关联47-49
- 3.3.3 本章小结49-52
- 4 重庆地区住宅实测调研分析52-86
- 4.1 研究对象选择52
- 4.2 研究方法52-58
- 4.2.1 问卷调查56
- 4.2.2 现场实测56-57
- 4.2.3 数据处理方法57-58
- 4.3 住宅室内空气品质现状58-68
- 4.3.1 不同功能居室房间浓度水平58-60
- 4.3.2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结果60-66
- 4.3.3 实时监测数据趋势分析66-68
- 4.4 住宅室内空气品质影响因素分析68-86
- 4.4.1 污染物与建筑周边环境相关性分析68-72
- 4.4.2 污染物与建筑热湿环境相关性分析72-74
- 4.4.3 污染物与污染源源强相关性分析74-77
- 4.4.4 污染物与通风条件相关性分析77-79
- 4.4.5 污染物与人员行为习惯相关性分析79-83
- 4.4.6 污染物因素总结83-86
- 5 改善措施86-88
- 5.1 针对不同功能居室改善方法86-88
- 6 结论与展望88-90
- 6.1 结论88
- 6.2 展望88-90
- 致谢90-92
- 参考文献92-96
- 附录96-104
- A. 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调查问卷96-100
- B. 家居住宅环境调查问卷(家长填写)100-102
- C. 入室检测调研表(调查员填写)102-104
-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洲,蔡同建;室内甲醛的危害及其预防[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6期
2 张谷春,石磊,杨洁;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J];江苏煤炭;2003年03期
3 叶舜华,袁东;新居装修后甲醛污染及其控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4 刘玉莹;甲醛污染的来源及控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03年05期
5 宗春霞;甲醛污染等你除[J];科学投资;2003年05期
6 陈炳耀,李涛,辜少虹,麦哲恒;广州市部分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甲醛污染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4年04期
7 程秀才;吴江;蔡文生;;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危害与控制方法浅析[J];国际木业;2005年05期
8 陈韶;;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污染[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年07期
9 李娟;黄海燕;邵茂清;;重庆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10 张海波;姜欣;;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与防治[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全书;;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及其防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李庆英;;铁路候车室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梅祖明;;新房室内的甲醛污染及其防治[A];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论文集(1995—2005)[C];1995年
4 王维宽;庄晓虹;佟伟钢;胡峗;;沈阳市室内外空气中甲醛分布特征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方志华;;档案库房甲醛检测及控制策略[A];档案事业发展与青年档案工作者的责任:2010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利军;杨玉华;;现代装饰材料所致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及防治对策[A];全国第七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延秋;唐功臣;尹广庆;杜玉明;陶勇;;营区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分析[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申世近;曲振平;陈丹;李新勇;肇启东;;Ag/meso-Co_3O_4催化剂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催化氧化[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王珊珊;刘蕊;赵恒;周蕊;施禅臻;周斌;;典型交通环境中甲醛特征及大气反应活性[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浦华环保优秀论文集[C];2013年
10 王谦;;浅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与防治[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瑞 通讯员 仰虎;四成多新房甲醛含量超标[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保健时报记者 董超;甲醛挥发期长达15年[N];保健时报;2014年
3 李宁;啤酒含甲醛还能喝吗?[N];大众卫生报;2003年
4 李宁;啤酒含甲醛 还能不能喝[N];健康报;2003年
5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任道风;甲醛克星真能消除甲醛吗[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日月;北京家装六成甲醛超标[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许晓东;甲醛已成新装修家庭主要污染物[N];消费日报;2005年
8 海若;家居装修 八项注意防甲醛污染[N];中国建设报;2005年
9 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鲁敏;室内甲醛污染对人体的影响[N];中华建筑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罗中云;儿童在盛夏更易受甲醛污染威胁[N];北京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慧贤;大气压下等离子体与催化协同低温脱除气相中甲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陈冰冰;甲醛的“存储—氧化”脱除与室温催化氧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晓梅;生物—化学法净化甲醛废气应用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4 拜冰阳;介孔锰、钴氧化物的研制及其催化氧化乙醇和甲醛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5 李玉华;光催化氧化降解室内空气甲醛性能及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于典司;AnFALDH与CcFALDH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甲醛代谢中的功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莉萍;集中空调系统中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臣;络合法制备铈锆固溶体及其在甲醛净化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韩双;过量表达拟南芥CAT影响烟草对气体甲醛吸收的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沈玉;南海鸢乌贼安全性调查及干燥过程中甲醛的控制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李晓净;基于沸石咪唑酯骨架-8的室内甲醛快速灵敏的检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姜丹;室内空气中甲醛分光光度法检测与治理方法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李媛;甲醛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强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周唯荟;人造板VOCs释放规律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孔凡鑫;重庆地区冬季住宅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9 刘喜梅;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去除效果及其耐受机理初探[D];扬州大学;2009年
10 朱玉玲;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去除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2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0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