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中典型有机污染的来源、特征及规律
本文关键词:室内空气中典型有机污染的来源、特征及规律
更多相关文章: 挥发强度系数 TVOC 甲醛和PAEs 室内空气 特征 规律
【摘要】:近几年来,人们对室内装修装饰越来越重视,甚至在整个装修装饰过程中极尽奢华,导致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室内空气污染中以有机污染物最为普遍和突出,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是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了TVOC、甲醛以及邻苯二甲酸酯作为室内空气中普遍关注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规律和来源进行研究。本文以TVOC和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指示性污染物,综述了国内外室内空气中TVOC和甲醛的污染现状和特征,测定了近几年来杭州市3122户家庭室内空气中TVOC和甲醛浓度水平,TVOC的浓度平均值为0.611mg/m3,浓度范围为0.028-7.2mg/m3,超标个数为1417,甲醛的浓度平均值为0.179mg/m3,浓度范围为0.005-0.88mg/m3,超标个数为1752。根据大量TVOC实测值确定了TVOC源特征因素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这一基础上结合甲醛和优化的TVOC浓度模型对室内空气有机物污染进行分类并确定临界值分别是:在装修完成的12个月以内是装修污染阶段;在装修完成的12-24个月之内是过渡污染阶段;在装修完成的24个月之后为生活污染阶段。并用实际数据检验分类和临界值的准确性,阐明各个污染类型的污染特征,同时针对室内空气污染不同污染阶段提出了控制TVOC和甲醛浓度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综述不同场所室内空气中PAEs的污染现状和特征,并总结了室内空气中PAEs的污染来源及特征,提出了挥发强度系数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物理含义的分析,即为单位质量和单位表面积的污染源中污染物的含量。并选择了生活用品中的塑料制品作为待研究的污染源,测定了几种常见的家用的塑料制品的PAEs挥发强度系数,根据PAEs挥发强度系数对常见的塑料制品进行初步的分类。通过环境舱实验,探究典型塑料制品释放PAEs浓度水平与环境影响因素和PAEs挥发强度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初步确定了典型塑料制品PAEs浓度释放规律模型。本文的研究完善了典型污染指标(TVOC和甲醛)的污染特征数据库,探究和阐明了室内空气污染不同类型的临界时间点、规律及特征,科学地揭示了最佳入住时间。同时首次建立了塑料制品中PAEs的释放规律模型,为室内有机污染物的源解析提供了方法,并为治理室内空气PAEs污染,调控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挥发强度系数 TVOC 甲醛和PAEs 室内空气 特征 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16-18
- 1. 引言18-42
- 1.1. 室内空气中TVOC和甲醛概述19-20
- 1.1.1. TVOC和甲醛的性质及用途19
- 1.1.2. TVOC和甲醛的毒性19-20
- 1.1.3. 室内空气中TVOC和甲醛的标准20
- 1.2. 邻苯二甲酸酯概述20-23
- 1.2.1. 邻苯二甲酸酯的性质20-21
- 1.2.2. 邻苯二甲酸酯的用途21
- 1.2.3. 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21-22
- 1.2.3.1. 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21-22
- 1.2.3.2. 生殖系统毒性作用22
- 1.2.4. 邻苯二甲酸酯的标准22-23
- 1.3. 室内空气中典型有机污染物采样和分析方法23-27
- 1.3.1. TVOC和甲醛的采样和分析方法23
- 1.3.2. 邻苯二甲酸酯的采样和分析方法23-27
- 1.4. 国内外室内空气中典型有机污染物污染的研究现状27-33
- 1.4.1. 国内外室内空气中TVOC和甲醛污染状况27-30
- 1.4.1.1. 居室室内环境27-30
- 1.4.1.2. 公共场所室内环境30
- 1.4.2. 国内外室内空气中PAEs污染状况研究30-33
- 1.4.2.1. 居室室内环境30-32
- 1.4.2.2. 公共场所32-33
- 1.4.2.3. 流动微环境33
- 1.5. 室内典型有机污染物污染来源33-39
- 1.5.1. VOCs的污染来源33-34
- 1.5.2. 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来源34-39
- 1.5.2.1. 建筑材料和装修装饰材料35-37
- 1.5.2.2. 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37-39
- 1.5.2.3. 个人护理产品39
- 1.6. 小结39-40
- 1.6.1. 室内空气中TVOC和甲醛的科学问题39
- 1.6.2. 室内空气中PAEs的科学问题39-40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40-42
- 1.7.1. 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类型和特征40
- 1.7.2. 典型塑料品PAEs的释放规律及特征初探40-42
- 2. 材料与方法42-50
- 2.1. 仪器与试剂42-43
- 2.2. 实验方法质量控制43
- 2.3. 室内空气中PAEs浓度测定实验方法43-47
- 2.3.1. 室内空气中PAEs采样方法43-44
- 2.3.2. 前处理方法44-45
- 2.3.3. 分析方法45
- 2.3.4. 标准曲线绘制45-46
- 2.3.5. 分析方法质量控制46-47
- 2.4. 污染源中PAEs含量测定实验方法47-49
- 2.4.1. 前处理方法47
- 2.4.2. 分析方法47-48
- 2.4.3. 标准曲线的绘制48
- 2.4.4. 分析方法质量控制48-49
- 2.5. 数据处理方法49-50
- 3. 室内空气有机物污染的类型及特征50-63
- 3.1. 室内空气中TVOC和甲醛污染现状50-56
- 3.2. 室内空气中TVOC改进模型的验证56-57
- 3.3. 室内空气污染类型临界点的确定以及不同类的特征57-60
- 3.3.1. 室内空气污染类型临界点的确定及验证57-59
- 3.3.2. 室内空气污染的分类及特征59-60
- 3.4. 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对策60-61
- 3.4.1. 装修污染阶段的防治对策60-61
- 3.4.2. 生活污染阶段的防治对策61
- 3.4.3. 两个阶段都适用的防治对策61
- 3.5. 小结61-63
- 4. 典型塑料制品PAEs的释放规律及特征初探63-83
- 4.1. 家庭用典型塑料制品PAEs挥发强度系数的测定63-70
- 4.1.1. 污染物挥发强度系数概念的确定63
- 4.1.2. 家庭用典型塑料制品的PAEs挥发强度系数测定63-70
- 4.2. 污染源释放PAEs浓度水平的环境影响因素70-77
- 4.2.1. 封闭时间的影响74-76
- 4.2.2.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76-77
- 4.3. 相关性分析77-78
- 4.4. 污染源挥发的PAEs浓度与各种因素比重分析78-80
- 4.5. 典型塑料制品中PAEs挥发规律模型初探80-82
- 4.6. 小结82-83
-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83-87
- 5.1. 结论83-85
- 5.1.1. 室内空气中TVOC和甲醛的结论83-84
- 5.1.2. 室内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结论84-85
- 5.2. 创新点85
- 5.3. 展望85-87
- 参考文献87-97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帆;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预防[J];湖北气象;2000年04期
2 李作勇;摆放植物不能消除室内空气污染[J];四川环境;2000年03期
3 李金玉;;浅谈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马欣华,史竞男,吕培茹;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危害及减少措施[J];山东环境;2001年04期
5 宋春生;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J];福建环境;2001年05期
6 倪涵松,曹坚;室内空气污染的检测与防治[J];上海轻工业;2001年06期
7 ;室内空气污染的十二种表现[J];建材工业信息;2001年11期
8 ;室内空气污染强制性标准年内出台[J];建筑人造板;2001年03期
9 郝郑平,胡成南,王东辉;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和控制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1年06期
10 季俊杰,刘臣辉,葛丽英;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J];北方环境;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良;;中国农村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与思考[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9: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C];2007年
2 王玮;;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研究简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黄杰;王苏眉;;室内空气污染与对策[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强娟;李树声;李卓;刘焕武;宋文斌;;西安市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改进对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5 崔铁宁;;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6 刘冲;;沈阳地区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和防治措施[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7 杨旭;;室内空气污染的人体效应和不良建筑物综合征[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梅中海;宋建旺;;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9 梅中海;;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治对策[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立柱;余雷;唐谋生;;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灵巧;农户室内空气污染亟待关注[N];健康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陶媛慧;室内空气污染也要以法防治[N];友报;2007年
3 王建运;致公党上海市委呼吁严控新房室内空气污染[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记者 金振娅;全球每年16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N];光明日报;2011年
5 ;关注室内空气污染[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6 记者 胡芳 实习生 郭素贤;如何降低室内空气污染?[N];内蒙古日报(汉);2012年
7 记者 王夕;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更大[N];北京科技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荆戈;治理室内空气污染 出版者大有可为[N];新华书目报;2014年
9 本报评论员;警惕室内空气污染[N];中国建材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曾祥素;夏季:室内空气污染高峰期[N];中国质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翔;西藏农牧区民害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庄晓虹;室内空气污染分析及典型污染物的释放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祥;农村燃柴地区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健康教育诊断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马利英;贵州农村家用燃料所致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3 池晨晨;室内空气中典型有机污染的来源、特征及规律[D];浙江大学;2016年
4 张淞强;哈尔滨地区住宅装修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志新;和林格尔燃烟型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D];四川大学;2005年
6 Ulrika Lejnarova;上海流动人口家庭室内空气污染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7 刘旭;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刘永华;建筑装修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孙向田;呼和浩特地区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治[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吴昕;室内空气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8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6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