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物化”到“道德教化”何以可能? ——保罗·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11:48
当今,技术哲学已经进入技术物与伦理结合的时期。保罗·维贝克提出非人本主义的技术伦理思想,“道德物化”及其对于人类道德培养的“道德教化”问题成为技术哲学领域的显要问题。我们将通过对维贝克“塑形”思想的全面解读,遵循“塑行”和“塑性”的思路审视“道德物化”及从德行到德性的道德教化的可能。首先,追寻维贝克对于人本主义的伦理路径批判以及如何构建非人本主义伦理路径,解析道德的“物转向”及“道德物化”概念,呈现技术物的道德调节功能,同时剖析“道德物化”思想的理论困境。其次,以技术塑行和技术塑性为切入点解析“道德物化”的类型及其“道德教化”的维度,集中探讨强规范性设计和弱规范性设计对于道德培养的不同作用,指出强迫技术是一种强规范性技术,是将人的道德律令赋予物,因此仅体现技术物实用性功能,只实现了对于人的德行塑造。但是,技术物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且具有符号功能,弱规范性技术设计是一种象征性示范,因此通过技术设计,实现“道德物化”,其目的不仅是对于人的德行塑造,更呈现了德性教化的功能。最后,尝试分析从德行到德性的可能路径,并以此探讨如何以技术设计实现旨向善的生活的“道德教化”。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第一章 伦理视角与道德认识
1.1 外部视角与道德客体
1.1.1 外部视角
1.1.2 道德客体
1.1.3 彼得·保罗·维贝克对人本伦理教化中介的批判
1.2 内部视角与道德主体
1.2.1 物本与人本复合伦理学
1.2.2 善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第二章 规范意蕴与塑形诠释
2.1 规范意蕴
2.1.1 权力结构与自由
2.1.2 技术权利与规范
2.2 塑形诠释
2.2.1 道德主体结构
2.2.2 塑形的含义
第三章 道德物化与道德教化
3.1 道德物化
3.1.1 技术的经验转向
3.1.2 道德的“物转向”
3.1.3 道德物化的目的
3.2 道德教化
3.2.1 何为教化
3.2.2 教化的方式
3.2.3 技术教化的问题
第四章 技术发展与行性兼塑
4.1 技术塑行
4.1.1 强规范技术
4.1.2 弱规范技术
4.2 技术塑性
4.2.1 何为塑性
4.2.2 如何塑造与教化德性
4.2.3 道德责任
4.3 行性兼塑
4.3.1 善的艺术与行性兼塑
4.3.2 善的生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调节论对异化论和本体论技术哲学的批判——维贝克技术调节论思想述评[J]. 李洋.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天生人成——儒家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J]. 丁为祥,孙德仁. 孔子研究. 2020(01)
[3]技术人工物的道德地位[J]. 王金柱,边宇桐.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11)
[4]“后真相”时代新闻话语符号的自反性与对话性[J]. 李曙光. 俄罗斯文艺. 2019(04)
[5]后人类时代的技术情感及其伦理反思[J]. 陈凡,徐旭. 系统科学学报. 2020(01)
[6]德性与德行统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J]. 姜涌. 东岳论丛. 2019(09)
[7]德性伦理学的迷思[J]. 韩东屏. 哲学动态. 2019(03)
[8]技术自身的道德意蕴:一把解开智能时代的伦理钥匙——兼评彼得·保罗·维贝克的《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J]. 易显飞. 云梦学刊. 2019(01)
[9]浅析青城驿站公众满意度及管理水平[J]. 杨可鑫,赵宏利.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1)
[10]古典政治哲人的理性至善与政治上的理智清醒[J]. 林壮青. 学术研究. 2018(04)
博士论文
[1]当代技术伦理中的“道德物化”思想研究[D]. 张卫.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 毛勒堂.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技术物:何以是道德行动者[D]. 李嘉伟.内蒙古大学 2019
[2]柏拉图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 刘财安.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24477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第一章 伦理视角与道德认识
1.1 外部视角与道德客体
1.1.1 外部视角
1.1.2 道德客体
1.1.3 彼得·保罗·维贝克对人本伦理教化中介的批判
1.2 内部视角与道德主体
1.2.1 物本与人本复合伦理学
1.2.2 善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第二章 规范意蕴与塑形诠释
2.1 规范意蕴
2.1.1 权力结构与自由
2.1.2 技术权利与规范
2.2 塑形诠释
2.2.1 道德主体结构
2.2.2 塑形的含义
第三章 道德物化与道德教化
3.1 道德物化
3.1.1 技术的经验转向
3.1.2 道德的“物转向”
3.1.3 道德物化的目的
3.2 道德教化
3.2.1 何为教化
3.2.2 教化的方式
3.2.3 技术教化的问题
第四章 技术发展与行性兼塑
4.1 技术塑行
4.1.1 强规范技术
4.1.2 弱规范技术
4.2 技术塑性
4.2.1 何为塑性
4.2.2 如何塑造与教化德性
4.2.3 道德责任
4.3 行性兼塑
4.3.1 善的艺术与行性兼塑
4.3.2 善的生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调节论对异化论和本体论技术哲学的批判——维贝克技术调节论思想述评[J]. 李洋.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天生人成——儒家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J]. 丁为祥,孙德仁. 孔子研究. 2020(01)
[3]技术人工物的道德地位[J]. 王金柱,边宇桐.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11)
[4]“后真相”时代新闻话语符号的自反性与对话性[J]. 李曙光. 俄罗斯文艺. 2019(04)
[5]后人类时代的技术情感及其伦理反思[J]. 陈凡,徐旭. 系统科学学报. 2020(01)
[6]德性与德行统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J]. 姜涌. 东岳论丛. 2019(09)
[7]德性伦理学的迷思[J]. 韩东屏. 哲学动态. 2019(03)
[8]技术自身的道德意蕴:一把解开智能时代的伦理钥匙——兼评彼得·保罗·维贝克的《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J]. 易显飞. 云梦学刊. 2019(01)
[9]浅析青城驿站公众满意度及管理水平[J]. 杨可鑫,赵宏利.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1)
[10]古典政治哲人的理性至善与政治上的理智清醒[J]. 林壮青. 学术研究. 2018(04)
博士论文
[1]当代技术伦理中的“道德物化”思想研究[D]. 张卫.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 毛勒堂.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技术物:何以是道德行动者[D]. 李嘉伟.内蒙古大学 2019
[2]柏拉图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 刘财安.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24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24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