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生成性教学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青海省西宁市五所中学为研究对象

发布时间:2021-10-26 09:04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实践,意味着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即课堂教学应着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生成性教学实现了从传统单一预设性教学向动态生成性教学发展的转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凸显,让其真正融入课堂、适应课堂,进而为课堂教学的长足发展注入了活力源泉。但在生成性教学的发展过程当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现状,学生和教师对于其也有不同的理解,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适与问题。笔者对青海省西宁市五所中学深入走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访谈交流的方式,了解生成性教学在青海省西宁市的发展现状,并且与五所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进行座谈交流,分析生成性教学在西宁市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重要概念界定,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教学的关系,生成性教学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生成性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国家和学校在之前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是教师对课堂生成关注程度不够;二是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兴趣不浓,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三是学校教研活动缺少对生成性教学的深入研究。第三部分主要包括两节内容:...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成性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
        一、生成性教学
        二、预设性教学
    第二节 生成性教学的意义
        一、注重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促进教师生成性思维观的养成
        三、助推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第二章 生成性教学在五所中学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生成性教学的应用现状
    第二节 生成性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角度的反馈与考量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二)M民族中学学生课堂接受能力弱
        二、教师角度的观察与认知
            (一)教师应用生成性教学频率低
            (二)教师把握不准,生成偏离主题
        三、学校层面的研究与考核
            (一)学校“教师评价”方式单一
            (二)思政课“课时量”不足
第三章 生成性教学发展存在不足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生成性教学发展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个体差异影响教学效果
            (一)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课堂枯燥乏味
            (二)学生个体差异明显
            (三)学生课堂配合程度不够
        二、教师关注不够,制约教学发展
            (一)部分教师对“生成性教学”关注不够
            (二)重视专业课知识,轻视教学理论学习
            (三)教师对学生“质疑”重视不够
        三、学校思维定势,牵制教学理念更新
            (一)评价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二)应试教育思维,影响学校视野
            (三)“重理轻文”思想制约思政课课时分配
    第二节 生成性教学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创设情境学知识,尊重个体强交流
            (一)创设教学情境,关注学生情感
            (二)利用网络手段,拓展学生知识面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切实推进教学
            (四)注重沟通交流,优化教学方法
        二、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二)预设与生成并重
            (三)教师集体交流、学习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致穷意识
        三、评价方式多样,学校教育理念先进
            (一)改变原有单一评价模式
            (二)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落实,促进教学发展
            (三)抓住时机,增加异地交流学习机会
            (四)正视高考,敢于尝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堂之美:建构一堂好课[J]. 曾文鉴.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面向未来发展的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策略——基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数字素养战略简报》的研究[J]. 张春华,韩世梅,白晓晶.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4)
[3]运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J]. 刘春红.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2)
[4]中国教育:波澜壮阔四十年[J]. 陈宝生.  中国农村教育. 2019(01)
[5]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 于涵.  中国考试. 2019(01)
[6]走向对话:德育课程的有效路径[J]. 张莉莉.  中国教育学刊. 2018(11)
[7]个性化阅读通俗而准确的表述[J]. 陈成龙.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11)
[8]《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J].   上海教育科研. 2016(10)
[9]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的有效结合[J]. 范陶利.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4)
[10]艾斯纳质性评价理论述评[J]. 安超.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5(08)

博士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研究[D]. 赵达远.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高中学生文化研究:抵制理论的视角[D]. 尚金兰.华东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D]. 林立.扬州大学 2018
[2]中小学生创造思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周蕾.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研究[D]. 张鹏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8
[4]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性问题的探讨[D]. 叶秀青.广西师范大学 2017
[5]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生成性教学研究[D]. 张佳辉.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探究[D]. 陈美霖.华中师范大学 2017
[7]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问题研究[D]. 邵俊连.四川师范大学 2017
[8]论预设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策略[D]. 赵琴琴.西南大学 2012
[9]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D]. 张晓洁.西北师范大学 2009
[10]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D]. 程良宏.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59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59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