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阶级主体到多元主体身份——拉克劳与墨菲的主体身份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1 05:07
对于结构与能动性(主体)关系的探讨是拉克劳与墨菲反思马克思主义阶级认同的出发点,也是建构其后马克思主义身份认同理论的重要线索。拉克劳认为,主体与结构关系的产生需要通过"认同化"的过程。他们以"结构错位"为前提,以多元化的"主体立场"为基础,通过"解构—建构"的方法论路径,以"多元主体身份"取代"阶级主体",从"阶级对立"转向"多元对抗",建立了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身份理论。深入研究拉克劳与墨菲的主体身份思想,对于正确评价后马克思主义以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阶级主体的时代问题
二、对结构主义主体观的反思与解构
三、从主体立场到匮乏的主体
(一) 超越结构主义主体的“主体立场”
(二) “匮乏的主体”
四、结构错位与主体身份的多元化
五、多元主体身份与多样化认同的建构
六、结语
本文编号:403896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阶级主体的时代问题
二、对结构主义主体观的反思与解构
三、从主体立场到匮乏的主体
(一) 超越结构主义主体的“主体立场”
(二) “匮乏的主体”
四、结构错位与主体身份的多元化
五、多元主体身份与多样化认同的建构
六、结语
本文编号:4038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403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