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村落中的传统舞蹈的传承
本文关键词:都市村落中的传统舞蹈的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都市村落 传统 遗产化 红寺地秧歌 传承 主体实践
【摘要】: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民间信仰、乡民艺术、以乡村庙会为依托的文化表演形式及其与地方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地田野调查,并且累积了大量的有关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第一手材料。但是,这些调查材料最终的呈现是以民俗学、人类学或是社会学的文化视野基础上完成的,而忽视了作为表演形式的艺术学的角度去理解与分析。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生存在都市中的、以庙会为依托的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表演形式的实际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看法将在作为一种“乡民艺术”1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尤其是在“后申遗时期”2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与民间最终的能动性选择之间的关系方面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为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点。 本文是以生活在北京都市中的自然村落——红寺村为田野点,对其以走会为依托的文化表演形式——地秧歌为研究内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审视下,运用“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力争呈现一个“舞蹈民族志”的图景。 对一个非遗事项进行研究,首先是要完整、系统的描述与这一文化事项相关的关系或领域,呈现它的结构、元素和运作机制。田野调查提供了本论文的素材,对材料的组织和重构是我构思本论文时对怎样用民族志书写舞蹈的一种实践与思考。全文结构规划如下: 导论部分主要谈及四个方面:研究目的和意义、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路径以及全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是对我的田野点红寺村的时空背景的描述与说明;重点说明我所研究的田野点是不同与以往的那些对远离城市喧嚣、交通不便、面临语言障碍、有着对其原始艺术的想象的地方,而是可以乘着地铁进入田野点、并把做田野当成是我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中,由于受到都市化发展、城市扩建、现代化进程的等都要大于其他的遥远的村庄因而突显出他的独特性,特殊的位置与特殊的时期让这个地方的人与官方保持一种相互不信任、不和谐的紧张关系,这 关系也进而影响到他们所留存下来的民间文化艺术。 第二章是对红寺地秧歌的时空语境的叙述;从对村落的时空性背景的描述与说明转向该村落中的“标志性文化”——红寺地秧歌,重点从历史的角度谈及这文化事项的源起与发展与民间对其的历史记忆。 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是对地秧歌的文化表现形式的细节性把握与阐释,分为两个部分,表演机制和舞蹈的形态学分析。表演机制部分主要分为仪式、服饰装扮、音乐、唱词四个方面:舞蹈形态部分主要从动作到舞段部分重点想说明舞蹈的身体动作,从舞蹈单一动作、舞蹈句子、舞蹈段落到完整的表演程序四个层级递进的关系说明舞蹈从局部到整体的演变过程,即民间是怎样把单一的舞蹈动作通过自身的文化逻辑组成舞蹈段落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舞蹈表演作品,如同音乐中如何把单一音符串联在一起进而形成美妙音乐一样。 第五章则是根据地秧歌“申遗”后的传承现状进行一个对比:对村内与村外的传承、传统情况的比较来说明地秧歌在现代都市中的发展变化,进而阐释在这种发展变化中,民间艺人是如何通过能动的选择来进行主体实践的传承这一问题的。 结论部分主要是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提出我的思考与反思: 首先,遗产化指一项历史遗存被官方部门评定为遗产并加以保护和利用的过程。红寺地秧歌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从“民间花会”到“国家遗产”的转变。当我们用“过程”的概念和方式去看遗产的时候,遗产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当民间文化成为“国家遗产”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这个“遗产化”过程中看到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下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其次,由于多方力量的不断介入,在遗产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权力场。在这一场域中,每一方都有各自的权力范围。民间想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途径从民间艺术到国家艺术的转变,在民间对乡政府的自下而上的申请失败和朝阳区文化馆对小红门乡政府的自上而下的申请成功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方之间微妙的权力关系场,并在“申报成功”后,逐渐呈现出文化传衍中的各方力量的博弈与互动,也正是这种力量进而影响到当下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对红寺地秧歌的研究中,作为非遗,并非完全是由国家主导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而是在多种力量的博弈、互动中形成的。在各方的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在使用“弱者的武器”巧妙发挥并利用他们的权力。 再次,在遗产化的进程中,除了对权力关系的思考外,我们还应该重视传承主体实践的研究。在红寺地秧歌的遗产化中,透过民间传承人以其主体的“超积极”态度与实践行为改变了以往民间较为消极的自我传承方式,同时也可看到,民间主体的能动性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仅是来自国家/官方,还受到民间内部不同观念的影响。 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提出对以舞蹈民族志的方法研究舞蹈的思考,一方面要注意文化表现形式的细节部分的关注与剖析,另一方面,也在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基础下,从文化整体观角度看舞蹈的时候,就不能就舞蹈说舞蹈,而是把舞蹈放在更大的关系层面上去考虑,尤其是与舞蹈有密切关系的方而,如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可以细化舞蹈田野民族志的表述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722.2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朴永光;;传统舞蹈保护中的价值判断[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范可;;“申遗”: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张占敏;;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地秧歌调查报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韩书瑞(Susan Naquin),周福岩 ,吴效群;北京妙峰山的进香之旅:宗教组织与圣地[J];民俗研究;2003年01期
6 郗志群,李海荣;妙峰山第十届传统春香庙会调查报告[J];民俗研究;2003年01期
7 郑杭生;当前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2期
8 宣炳善;;关于“传统的发明”与“伪民俗”[J];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03期
9 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J];学术研究;2007年11期
10 爱略特·奥林;孙非寒;;透过传统看传统[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坚;;从国家与地方看民间文化遗产化的实践[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小康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高丙中;[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统霞;被表述的民俗艺术[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徐薇;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忠强;昌黎地秧歌表演技巧探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2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8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