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汉武帝时期乐府歌诗新变及与西域乐舞之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07 01:16

  本文关键词:汉武帝时期乐府歌诗新变及与西域乐舞之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汉武帝时期 乐府歌诗 新变 西域乐舞


【摘要】:汉武帝时期乐府歌诗较前代发生新变。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突破旧制;音乐上用新声;体式上出现新式杂言诗。汉武帝时期西域乐舞艺术的传入,促进了乐府新声的制作与发展,进而促成了乐府歌诗体式的新变。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207.22;J709.2
【正文快照】: 一、汉武帝时期乐府歌诗的新变汉武帝时期乐府歌诗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新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歌诗内容突破旧制。首先,汉武帝时期乐府祭祀歌诗的内容突破了以往颂祖德、祀神灵的旧制。《宋书·乐志》曾有论:“汉武帝虽颇造新哥,然不以光扬祖考崇述正德为先,但多咏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龙文玲;;论汉武帝《景星》及其文学史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钟翠红;李建华;;论江总的散文创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潘殊闲;;独酌:李白内心孤独的真实印记——兼论后世的独酌情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杨合林;;五、七言诗体与汉乐府之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徐礼节;;论张王乐府寓“变”于“复”的艺术追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钱雯;;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郭其智;;更爱枝头弄金缕 异时相对掌丝纶——汉民族植物民俗文化举隅[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进;;重庆与20世纪中国新诗[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邵正坤;;论北朝时期鲜卑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周保平;贺俊彦;;汉画中的羽人与汉代的成仙思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荣有;柯曙光;;汉画中的钟鼓乐悬综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明正;;论汉乐府的贵族趣味和娱乐性[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9 扶小兰;;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国清;;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转折[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成朝晖;“国风”与南北朝民歌中民间爱情诗的比较[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洪军;陆机诗歌情感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红岩;孤蓬自振惊沙坐飞[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宏;汉代《郊祀歌十九章》的游仙长生主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曾祥旭;论《郊祀歌》的神仙思想[J];南都学坛;2002年01期

3 叶岗;汉《郊祀歌》与谶纬之学[J];文学评论;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良运;;“创新”思维与当代诗词“新变”[J];中华诗词;2006年07期

2 徐兵;;“黍离之悲”与张炎艳情词的新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8期

3 于东军;韦巍;;文学革新与宫体诗的审美价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4 李辉;;若无新变 岂能称雄——论《春江花月夜》之新变[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9期

5 傅承洲;;清初话本的新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马江涛;;试论曹植诔文的新变[J];新疆社科论坛;2008年03期

7 刘红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天星;;匕首·号角·新声:《民立报》所刊游戏文章论析[J];名作欣赏;2010年29期

9 尹威;;论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创作观念的新变[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钟文华;;文学通变发展论[J];天中学刊;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鹏玉;;佛学融摄与柳宗元主体审美范式的建构[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蒋大鸣;;桑弘羊的聚财措施和聚财思想初探[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3 陈名实;;闽越国诸王史事探析[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何绵山;;浅谈闽越文化对福建文化的影响[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祝;杂谈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人物[N];光明日报;2005年

2 何端中;汉武帝时期对酒泉敦煌的开发[N];酒泉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徐锋;奇瑞杀出 家庭轿车酝酿新变局[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4 ;韩等离子电视大幅降价[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杰文;化肥需求又有新变[N];中国物资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建峰;第七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世纪新变脸[N];中国信息报;2001年

7 罗清启;大小家电相互渗透带来市场新变局[N];工人日报;2002年

8 冯雄(作者为广东省电信公司总经理);解读中国电信的经营怪圈[N];人民邮电;2001年

9 本报记者 万鸽;中国社会分层结构衍生新变[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贾书哲;联合体挑战专营店[N];中国质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蔚;走出盛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健;晚清翻译小说文体新变及其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3 宋立英;元和诗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秦惠娟;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新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沈从文;中国旧体叙事诗之新变(1840-1940)[D];复旦大学;2010年

6 包秀艳;庾信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上官绪智;秦汉军队后勤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细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商人形象的新变[D];南昌大学;2007年

2 孙吉旺;汉武帝时期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黄小妹;中唐边塞诗简论[D];安徽大学;2005年

4 李益长;刘白羽晚年散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沙晓会;陈与义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新变[D];河南大学;2008年

6 孔英民;张衡创作新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谭辉煌;宋元之际风雅词派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陈宏;论博玄乐府的新变、影响及渊源[D];吉林大学;2005年

9 陈瑜;沈约诗歌创作刍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芳;新世纪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0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260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