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广场舞扰民现象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2 19:52

  本文关键词: 广场舞 社区体育 扰民 管理制度 出处:《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广场舞是一种不受场地、舞种、音乐等限制的舞蹈形式,多是群众自发组织,以娱乐性、健身性、集体性为特征的群体性的舞蹈。随着《全民健身条例(2009)》、《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实施,广场舞以独特的健身方式在武汉市迅速发展起来了,它已成为武汉市市民健身锻炼的主要途径之一。广场舞也有其两面性,它带给人们好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所引起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由于广场舞扰民问题所引发的恶行事件频频发生,如何平衡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治理对策,为今后能相应的减少和缓解广场舞扰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广场舞扰民现象进行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武汉市洪山区的鲁巷广场、五环社区,江汉区的中山公园、武展社区,江岸区的福建社区、仁义社区,青山区的临江社区、聚友社区,武昌区的首义广场、中山社区等10个代表社区为调查对象,围绕各社区广场舞扰民现象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场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主题性别失衡,年龄分布差距大;广场舞本身的特点——便民性与扰民性,所以广场舞的扰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争夺健身权和休息权是根本矛盾;缺乏足够的休闲运动公共空间;正是因为这几个重要的原因,本文根据研究对治理广场舞扰民做出了以下对策:提升参与人员的道德自律意识;协调扰民矛盾,实现便民目的;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人;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人;普及“健康广场舞”观念,自觉抵制“自私扰民”健身;整合有效社会资源并利用;公共空间缺失对策;耳机广场舞推广。通过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加政府和社会对广场舞的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场地设施和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广场舞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广场舞扰民现象得到有效的改善。
[Abstract]:Square dance is a form of dance that is not restricted by venue, dance, music, etc. It is mostly organized by the masses spontaneously for entertainment and fitness. Group dance characterized by collectivit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on National Fitness (2009) and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2011-2015), square danc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Wuhan with its unique fitness style.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ways for people in Wuhan to exercise. Square dancing has its two sides. While it brings people benefits, the contradictions caused by its negative effec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Due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bad behavior caused by the plaza dance disturbing people, how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ducing and alleviating the disturbance of square dance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aims at Luxiang Square in Hongshan District of Wuhan City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en representative communities, including Wuhuan Community, Zhongshan Park in Jianghan District, Wushu Community, Fujian Community in Jiangan District, Renyi Community, Linjiang Community in Qingshan District, Juyou Community, Shouyi Square in Wuchang District, Zhongshan Community and other representative commu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quare dance has a broad mass base, but the theme of gender imbalance, age distribution gap, square dance itself characteristics-convenience and disturbance, Therefore, the disturbing phenomenon of square dancing is inevitable; the struggle for the right to fitness and the right to rest is a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there is a lack of sufficient public space for leisure sport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se important reaso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makes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oral self-discipline consciousness of the participants; to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of disturbing the peopl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nvenience; to scientifically plan the urban space, and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support;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system, make clear the responsible person,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system, clear the responsible person, popularize the concept of "healthy square dance", consciously resist the "selfish disturbing people" fitness, integrate the effective social resources and make use of; The countermeasures of lack of public space, the promotion of headset square danc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set of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increase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s investment in square dance, gradually improve the venue facilitie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square dance good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so that square dance disturbance phenomenon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7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奇,翁恬敏;新形势下广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江南论坛;2000年08期

2 邹荣;对广场文化美学问题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邓海荣;重庆都市广场文化研究[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4 魏坤;广场文化现象浅议[J];发展;2003年06期

5 高铁宏 ,高铁辉;浅析广场文化在塑造城镇整体形象中的作用[J];中国职工教育;2005年05期

6 周冬梅;创建县级广场文化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7 孙宝席;广场文化:上海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朵奇葩[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年11期

8 刘方勤;;合力建设和活跃广场文化[J];群众;2006年01期

9 赵善坚;徐军芳;;努力增强广场文化的特性与功效[J];群众;2006年01期

10 成慧芳;;当下广场文艺的文化批判与重构——兼谏“激情广场”[J];学术交流;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继刚;王长智;;浅论广场文化[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邹榜华;;大众 精品 主旋律——宜昌市西陵区广场文化活动实践与思考[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3 郭俊苹;;试论新时期城市广场文化发展[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4 商昌峰;;抓住广场文化兴起的机遇拓宽群众文化工作的渠道[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杨明伟;;城市新区广场规划设计探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C];2012年

6 谈锦钊;;试论“广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余晓辉;;广场文化ABC[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8 阎保平;;论中西古代广场文化及其城市生态[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王潇;喻昌军;;全民健身视野下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口计生局宣传站 林锡胜;发挥计生广场文化活动的作用[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张潇月 李频 记者 刘怀英;城区广场“动”起来[N];广元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茁;广场文化竞芳菲[N];河南日报;2007年

4 张华君;许昌:广场文化长奏和谐曲[N];河南日报;2007年

5 程青山;让广场文化为首府发展增添活力[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6 夏虹;浅析“广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N];江淮时报;2006年

7 王云邋孙全刚;庆城“广场文化周”受欢迎[N];陇东报;2007年

8 刘千圣;“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呈现旺盛活力[N];新疆日报(汉);2007年

9 周口市文化局 仵荣富;加强广场文化建设 推动和谐社会发展[N];周口日报;2007年

10 孙青松;论广场文化的特征与发展前景[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文明;城市广场的人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慧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场文化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2 车光浩;延吉市广场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岑晓红;公共治理视角下阳江市区广场舞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甘晓君;西安市阎良区城区广场舞组织运行特征[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雅鹏;法律视角下广场舞矛盾纠纷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林雨涵;成都市全民健身广场舞蹈组织推广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志强;南昌市主城区中老年广场舞开展的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高洪墨;基于多视角的广场舞现象及对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向婧翥;广场舞扰民现象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10 王玉;空间视角下的广场舞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06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506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