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四川大凉山彝族舞蹈探微

发布时间:2018-03-28 13:20

  本文选题:彝族 切入点:彝族舞蹈 出处:《大舞台》2012年02期


【摘要】: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以其特定的方式反映出彝族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民族迁徙、战争经历等,富有浓郁的情趣和民族风情。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舞蹈,在彝族舞蹈形成自己的体系,让舞蹈界认可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凉山地区彝族族源、方言区分,以及舞蹈剧目几个方面,来搜索大凉山彝族舞蹈的传统价值,为今天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提供一些资源。
[Abstract]:Yi da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forms of Yi culture. It reflects the Yi people's production mode, social life style, ethnic migration, war experience and so on. The Yi dance in the Daliangshan area of Sichuan Province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Yi nationality dance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which is recognized by the dance circles, from the source of the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area. Dialect differentiation, as well as dance plays, to search for the traditional value of Daliangshan Yi dance, for today'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reation to provide some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分类号】:J72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青松;陈光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2 王晓军;全球化背景下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杨建新;;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4 徐万邦;论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5 韩卉,罗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6 赵利生,江波;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与定义新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7 丁月牙;传统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女性教育问题:水族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8 董印红;迁徙民族女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9 蒋立松;略论西南民族关系的三重结构[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10 张有平,柳倩月;民族传统体育与节日文化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2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石毅;从家长制到自由放任[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李学良;文明的历史脚步——建国以来滇南少数民族农地利用模式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7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8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林涛;寻找人类思想之两性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柳建文;西北农村地区回族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庚文;试论北京地区覆钵式佛塔[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胡迪雅;民族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桂艳;近代蒙古族汉文诗作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陈怡;木卡姆学的历史与现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慧;村落视野中的民族教育嬗变与区域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云霞;析云南红河彝族舞蹈中江外、江内之区别[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李丹青;彝族舞蹈与火[J];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05期

3 王建国;;对彝族舞蹈的探索与追求[J];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4 王晓云;;满园芳菲犹可待——大理舞蹈三人谈[J];大理文化;2010年04期

5 沙呷阿依;;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特点与发展[J];文化月刊;2006年10期

6 陈岳琴;;彝族音乐构成体系的综述[J];电影评介;2008年21期

7 宋自华;;元江彝族舞蹈[J];民族艺术;1988年02期

8 ;哈尼族彝族舞蹈诗《红河》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创作演出[J];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3期

9 张莉;;彝人火焰之舞[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邹笑梅;;浅谈彝族舞蹈种类与风格[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柳;;长在深闺人未识——泾渭花儿初探[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红;凉山舞蹈亮相春晚[N];凉山日报(汉);2007年

2 张秉礼邋陈玉平;军艺舞蹈选手摘得两金一铜[N];解放军报;2008年

3 王达聚;赴三宝彝族乡考察民族文化[N];贵州民族报;2008年

4 沙呷阿依;让民族舞蹈之花生动绽放[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珏娟邋裴蕾;群舞“下基层”更精彩[N];四川日报;2007年

6 李成林邋杨会芳;彝族大型风情歌舞《太阳女》彰显较大艺术和市场潜力[N];楚雄日报(汉);2007年

7 ;汇聚彝族歌舞精华 展示彝族深厚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记者 李悦春;《太阳女》举行评委专场演出[N];云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根社邋宋玉;大铜器:古代和谐文化的活“化石”[N];驻马店日报;2007年

10 王永虹;茶马古道上的“十二兽神舞”[N];大理日报(汉);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施惠敏;云南与四川地区的彝族舞蹈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12年

2 郭建兵;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课程建设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676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676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