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唐诗”意自“逸舞”来

发布时间:2018-06-15 23:20

  本文选题:中国歌剧 + 得意之作 ; 参考:《舞蹈》2017年03期


【摘要】:正这是一台舞蹈晚会的名字——"唐诗逸舞",妙的是,这个名字很好地整合了字面意义和实际内容——作为舞者本名的"唐诗逸"与"舞"相衔接,既让人望文生义地立刻悟到这台舞蹈晚会与舞者唐诗逸相关,所谓"唐诗逸的舞",更可以进而理解为"唐诗"和"逸舞"两个意象,用飘逸的舞蹈来演绎唐诗的意境。舞蹈晚会《唐诗逸舞》从命名的环节,便颇可见得其中苦心。这样一个既"妙"又"灵"的剧名,果真还就是著名青年舞蹈家唐诗逸的得意之作。这位眼下身为中国歌剧舞
[Abstract]:This is the name of a dance party, "Tang Shiyi Dance," and the wonderful thing is that this name is a good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actual content-"Tang Shiyi", as the dancer's real name, is linked to "Dance." It not only makes people realize immediately that the dance party is related to the dance of Tang poetry, but also that the so-called "dance of Tang poetry" can be further understood as two images of "Tang poetry" and "elegant dance" to interpret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ang poetry with elegant dance. Dance Evening from the naming link, you can see the painstakingly. Such a "wonderful" and "spirit" of the play, if really is the famous young dancer of Tang poetry. This one is now a Chinese opera dancer.
【分类号】:J7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尤;;他用全新方式打造中国歌剧精品[J];对外大传播;2004年05期

2 查汪宏;徐承跃;;20世纪中国歌剧漫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李佳佳;;中国歌剧中红色女性的形象塑造[J];民族音乐;2007年06期

4 余言;;2008中国歌剧论坛在京举行[J];中国戏剧;2009年01期

5 王祖皆;;让中国歌剧迎来明天的辉煌[J];人民音乐;2009年03期

6 蒋力;;“2008中国歌剧论坛”散记[J];人民音乐;2009年03期

7 金曼;;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J];人民音乐;2009年03期

8 满新颖;;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遗存的历史问题[J];戏剧艺术;2009年04期

9 邱玉璞;;小议“中国歌剧”[J];人民音乐;2009年10期

10 马莎;;建国60年来中国歌剧的发展研究[J];南都学坛;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詹士华;从芜杂的史迹中寻觅中国歌剧的足音[N];文艺报;2006年

2 万一;中国歌剧:“咏叹”世界还靠中国元素[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本报记者 赵忱;中国歌剧不甘寂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群生 专家 王祖皆 蒋力;研讨多元现状 振兴中国歌剧[N];中国信息报;2008年

5 江水;2008中国歌剧论坛在京举行[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王祖皆;齐心合力实现中国歌剧繁荣[N];音乐周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赵忱;未名湖见证中国歌剧的春天[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金曼;中国歌剧要有自己的品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李t$;中国歌剧走出去需创新传播方式[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文化部党组书记 部长 蔡武;全面促进中国歌剧艺术繁荣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林;对中国歌剧的回顾与展望[D];河北大学;2007年

2 熊琰;1957-1966年中国歌剧女性形象的人性遮蔽[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吕爽;试论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与未来发展优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慧慧;关于中国歌剧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白莹;论中国歌剧中演唱方法的“双文化现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黄予心;中国歌剧《原野》《雷雨》中女主人翁风格形象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昝大鹏;中国歌剧《原野》中仇虎与金子的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探析[D];山西大学;2015年

8 郭群;浅谈西洋歌剧《晴朗的一天》的演唱方法在中国歌剧《不幸的人生》的良好结合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5年

9 张聪慧;中国歌剧典型女性形象及其演唱风格[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珊珊;论歌剧《伤逝》中“子君”艺术形象的塑造及其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4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024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