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艺术本体的真水平真功夫
本文选题:《向着太阳的誓言》 + 艺术本体 ; 参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摘要】:解放军艺术学院大型音乐舞蹈《向着太阳的誓言》,是一台追求艺术本体真水平真功夫的晚会,她在艺术上给予几点启示:大制作与大场面不能代替艺术本体自身的艺术魅力;注重艺术创新才能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对艺术本体的追求以及艺术创新,需要演员扎实全面的基本功。
[Abstract]:The large-scale music and dance to the sun of the PLA Academy of Art is a party that pursues the true level of the real level of the art body. She gives several inspirations on the art: the large production and the big scene can not replace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art body itself; Only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rtistic innovation can the art be endowed with fresh vit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rt ontology and the artistic innovation need the actors' solid and comprehensive basic skills.
【作者单位】: 解放军艺术学院;
【分类号】:J7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百期改刊寄语[J];上海戏剧;1985年06期
2 杨学芹;也谈“观念更新”[J];西北美术;1986年01期
3 朱国庆;艺术本体论[J];文艺评论;1986年06期
4 李心峰;深入探讨方法论 努力发展文艺学——武汉文艺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综述[J];文艺研究;1986年01期
5 力法;内容就是灵魂——读《内容决定形式》一文有感[J];美术;1986年12期
6 权海帆;戏剧的自娱功能臆说[J];当代戏剧;1986年04期
7 蓝纪先;戏曲艺术的活力在于对本体与传统的超越[J];剧本;1986年12期
8 朱向前;;文学批评的“隔”与“不隔”[J];文学自由谈;1986年04期
9 朱向前;;谈“隔”——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之二[J];小说评论;1986年04期
10 张德林;;审美视角与艺术深度——小说艺术谈[J];小说评论;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史晓强;;浅论电视艺术片的艺术本体[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2 钱今凡;;京剧的传统继承与现代发展[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闻立鹏;在中西碰撞中走出自己的路[N];中国艺术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端木复;中国魔术要走自己的路[N];解放日报;2001年
3 ;创新不应失去艺术本体[N];文汇报;2001年
4 谭解文;样板戏横看成岭侧成峰[N];文艺报;2001年
5 邓平祥;生存的历史和言语的欲望[N];人民日报;2002年
6 陈履生;重视观念在艺术中的定位(艺坛走笔)[N];人民日报;2002年
7 书画;飞雪迎春[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十部精品产生年底进行展演[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白瑞雪 俞 俭;让民族文化与世界对话[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米祯祥 张朝素;只研朱墨作春山[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科安;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义彬;池州傩戏艺术及其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吕双燕;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5 段汉武;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清华;许印芳诗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明芳;张艺谋电影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3 张帆;抽象绘画与我的创作[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4 郭建平;试论明清商品经济对绘画发展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恩达;“背离”与重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然;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民族话语”[D];苏州大学;2003年
7 钱华;王国维“境界说”的艺术本体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玉琼;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诗性精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邓陶钧;言情在金庸小说中的意义[D];华侨大学;2004年
10 马晓霓;郑廷玉剧作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6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03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