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格与舞蹈的编导演
[Abstract]:From the first day of learning, there was always a sentence floating in the ear: art on the stage is the initial spell of skills, the skills of the equivalent is the culture. It is true that this sentence has convinced a lot of people, and to this day it is probably still true. But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the group of Chinese dance directors and a large number of dance works, for such an idea, I think it's time to develop it.
【分类号】:J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应斌;中国文人独立人格的召唤[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张惠民;;论苏轼文化人格的独立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3 赵兴振;;弘扬雪域舞蹈艺术——西藏举办第二届舞蹈编导训练班[J];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03期
4 杨云峰;建构新一代山民的文化人格——论赵熙的长篇小说《女儿河》[J];小说评论;1993年01期
5 杨鼎川,陈志仁;鲁迅的“立人”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6 龙长吟;重铸文化人格的方略──读王开林的《焚书》[J];理论与创作;1994年04期
7 胡性能;文化人格的重建[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4期
8 薛麒麟;曾国藩文化人格论[J];娄底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9 郑闻;文化人格与人生选择的错位──评银都新片《西楚霸王》[J];理论与创作;1995年02期
10 李任中 ,伍斌;塑造健全的文化人格——余秋雨散文一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赵敏俐;;周代贵族的文化人格觉醒及其意义[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孙立;;李白的文化人格与矛盾个性[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4 康怀远;;李白诗歌中的独立人格形象[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5 陈默;;浅析舞蹈创作的步骤——小舞剧《荷花仙子》的创作体会[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刘起林;;多元语境中无以类归的苍凉——90年代历史小说生存本相的透视[A];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韩维鸣;;中国儿童舞蹈二十年的发展与现状[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8 田静;;儿童舞蹈作品与素质教育[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胡伟华;;在绿叶舞韵中塑造美丽童心 在尊重童心中创编少儿舞蹈——我的少儿舞蹈实践与思考[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王珍珍;;结构,舞蹈创编的重中之重——舞蹈语言服务于舞蹈结构[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登科;一个完整的余秋雨[N];重庆日报;2000年
2 边布;生命的一次成功体验[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肖苏华;中国芭蕾急呼唤[N];人民日报;2000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田梅;机制创新激活一台戏[N];新华日报;2000年
5 赵大民;李叔同的文化结构与文化人格[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圣华;以坚硬的笔写出百年巨痛[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魏书生;一朵灿烂的精神云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高原 傅瑞华;“文化散文”的新景观[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李广仓;对边塞文化的理性解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王先明;简评《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宓瑞新;柳永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卓婷;冲突与抉择[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暴刚;忧患意识:余秋雨散文的精神特质[D];延边大学;2002年
4 景红艳;论春秋战国时期士文化人格之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童清华;冲突与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艳;古代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广斌;李贽:一个特异的文化诗学存在[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仕永波;菰蒲深处的温润秀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房伟;从强者的突围到顽童的游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向学;王国维“文化人格”论[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85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38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