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论舞剧《雷和雨》对传统话剧与舞蹈的现代性超越

发布时间:2018-12-20 21:40
【摘要】:王玫创编的现代舞剧《雷和雨》对传统话剧、舞蹈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创新与超越,在当代中国舞台上备受瞩目。本文通过对该剧内容、形式以及精神实质方面的分析,认为《雷和雨》在内容上超越了原话剧脚本的人物、情节设定,转而展现人性、情境;在形式上超越了传统舞蹈的动作技术要求,更注重动作的真实自然与舞台调度;在精神实质上进行了现代性的反思与艺术创新。正是这些现代性超越成就了现代舞剧《雷和雨》的艺术地位。
[Abstract]:Wang Mei's modern dance play Lei and Yu has made many innovations and surpassing the traditional drama,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dance, and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t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form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play,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under and Rain transce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original drama script in the content, and the plot is set to show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 situation. In form, it surmoun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raditional danc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l nature of action and stage scheduling, and carries on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ity and artistic innovation in spirit essence. It is these modernity that transcends the artistic status of the modern dance drama Thunder and Rain.
【作者单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J7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舒巧;王玫和她的《雷和雨》[J];舞蹈;2002年08期

2 刘青弋;一个女人心中的《雷和雨》[J];舞蹈;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力澜;;从曹禺笔下的人物形象看现代舞剧《雷和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2 朱悦;;现代舞剧《雷和雨》的美学特征探析[J];时代漫游;2014年01期

3 杨国凤;;舞蹈创作的第三只眼——关于舞蹈选材的几点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于璐;李鸣曦;;刍议舞蹈创作中的选材问题[J];文学教育(中);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妍;王玫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朱海洋;由“题”到“材”的重建过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苗小龙;现代性视角下的生命观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4 康文静;论国家形象在舞剧中的塑造[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5 赵越;王玫现代舞《雷和雨》艺术构思新探[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雷;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舒巧;王玫和她的《雷和雨》[J];舞蹈;2002年08期

3 袁禾;我看《雷和雨》[J];舞蹈;2002年08期

4 于平;《情殇》:舞剧传统的当代转换[J];舞蹈;1999年02期

5 邹红;“诗样的情怀”——试论曹禺剧作内涵的多解性[J];文学评论;1998年03期

6 顾威;读不尽的《雷雨》[J];中国戏剧;2000年11期

7 周志强,邴波;《雷雨》叙事策略的修辞论阐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于平;无声的雷 不湿的雨——由王玫的《雷和雨》引发的联想[J];广东艺术;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若愚;;论谭小麟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性及现代性[J];音乐探索;2009年01期

2 王春萌;;民歌中的新现代性——以王志信的《桃花红杏花白》、《昭君出塞》为研究文本[J];文艺争鸣;2011年04期

3 王德威;;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江文也的音乐与诗歌[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德威;;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江文也的音乐与诗歌(续)[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张敏桦;;民族声乐的现代性思考[J];黄河之声;2009年06期

6 陈爱宝;;广场舞蹈活动中的群众性与现代性[J];剧作家;2006年02期

7 黎彦;;网络传播与音乐行为方式的现代性[J];中国音乐;2008年02期

8 穆兰;;浅谈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舞蹈[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11期

9 刘远;;后现代教育学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10 王凤雷;;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晓夕;原生态性和现代性的统一[N];文艺报;2004年

2 童道明;雅俗共赏《紫气京华》[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娟;民歌节以什么吸引明星[N];广西日报;2005年

4 实习生 白莹 记者 蒋林;壮乡山歌溢满坡[N];广西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红艳;欧洲古乐风刮进北京城[N];北京日报;2008年

6 慕渝;大地飞歌:南宁民歌艺术节高唱民歌新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孙茜;高端对话 学科互动 共探中国古典舞发展之途[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记者 秦雯;“大地飞歌”唱响世界[N];广西日报;2005年

9 叶廷芳;秘境奇葩[N];人民日报;2009年

10 ;《秘境青海》:和谐共存的欢呼歌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2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华芳;梅西安钢琴套曲《二十个对圣婴耶稣的注视》的“现代性”特征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闫岩;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陈小锋;农村丧葬仪式的现代性与民间传统[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雅琴;论我国新时期民歌的审美特征[D];扬州大学;2007年

5 张明珠;从中国扬琴的音乐文化根基看扬琴艺术[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6 敖云;多元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民族性的承续与现代性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旭丽;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及价值[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王晶晶;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新思想、新技法(1915-1927)[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谢佳音;非洲钢琴艺术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10 杨沁;从传统范式到现代转型[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38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